秋雨下了一夜,第二日的时候分外凉爽。
贾故换了身得体的衣裳,做好了出门访客的准备。
去了前院,先见着的却是黛玉的先生贾雨村。
贾雨村是正经恩科进士出身,如今贾故三子皆在扬州,都是听过他的讲学的。
古来的规矩,一日之师也需要尊师重道。
虽说他曾在为官之时被弹劾而走,又有今日新帝复起旧臣,托上林家贾家门户的先情。
可对于能借力直上的狠人,贾故面子从来都是给到位的。
借薛姑娘那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在贾故看来,红楼主要配角里能真正把这话身体力行的,就贾雨村了。
至于他入京的举荐书信是林妹夫写的。至于入京后的引荐之事,贾故二兄贾政,最喜欢读书,也喜欢读书人。
一想便知,只要将人引到他跟前,就再也不需要贾故操心什么。
故而贾故笑的和善,对于雨村见礼,十分客气回礼,口上也是谦虚,“故久居秦地,竟错过了雨村贤弟这样的才子。”
“为兄与贤弟同出一姓,不应生疏,故托大做个兄长,待日后待入京后,贤弟可要同为兄一起拜访府中二兄。”
贾故嘴上亲热,贾雨村也并非不识好歹之人,当即应下,唤了声,“贾兄。”
两厢在前厅说了一会话,用了些茶点,等了林妹夫片刻,便见林妹夫一身青袍布衣常服出来,“如海定了常春楼的雅间,那里的淮扬菜一绝,舅兄可要赏脸才是。”
贾故心知是为了昨日所说,引荐扬州知府之事。
因为路途匆忙,昨晚下贴已是失礼,贾故可不能让客人先到,他当即起身,笑道,“妹夫快些吧,为兄走了一路,吃了一路驿站的干粮,就等妹夫这一口呢。”
再回头看贾雨村,贾故还没有和他交心到私结朝臣时也让他在一旁看着,故而十分不好意思的笑道,“为兄行程颇急,定了明日一早出行,这最后一日,我与妹夫亲近,贤弟且去与家眷告别。待明日之后,便是我与贤弟同行了。”
闻得贾故此言,贾雨村识趣告辞。
贾故观其面色,又目送他身影远去。
只见此人言行,谁能察觉到他日后会冷眼看恩人之女落入豺狼之手呢?
一想到那个叫英莲的小女孩儿。再思索起其为官之路,贾故突然发觉此人有些晦气,真有去谁家谁家破人亡的意思。
甄士隐、林妹夫、荣宁府、王家。
一路给他做保的,在结局的时候可有依旧富贵的?
如此一想,贾故顿觉自己方才态度太过亲昵。
“舅兄可要使人在扬州再采买些用度,给兴元府的嫂夫人和荣府岳母?”轿辇出了林府大门,外面街上的热闹丝毫没有因为昨夜的雨而变得冷清。
林如海瞧见轿外行人手中为了中秋提的大包小包的东西。在下轿时,同贾故问道。
贾故往路上探了一眼,江南的衣料是真的新鲜。
富贵点的,多有苏绣暗纹,端的雅致又金贵。
贾故把先前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埋在心里,笑着同林如海说道,“是该带些与西北的风格不同礼物,使人让珩哥带着贾璋和贾玮去采买就好。他们三麻烦妹夫那么久,妹夫可别不舍得使唤他们。”
贾故说完,就支使一旁的小厮回去跑了个腿。
等贾故进了常春楼二楼厢房,里头正有琴师做乐,贾故与林妹夫听了一曲,才听下面守着的林府小厮来报,“知府大人到了。”
给了赏银打发了琴师,贾故与林如海一同起身相迎。
只见迎面一个国字脸蓝袍中年,一脸正气凛然,正是官场上最受信任的那种脸。
待林如海上前给他们二人引荐。
贾故这才得了他的姓名。
扬州知府姓黄,名忠海。
许是因为与林如海一处为官相处得宜,还有贾璋抓拐,让他得了一个功绩的缘故。
扬州知府今日很给和贾故面子。打一见面,就开始夸赞,“还是贾兄会教子,三子有文采出众的,还有智勇双全的。让老弟羡慕的很。”
官场互夸,贾故最擅长这个,“忠海兄缪赞了,我才是你久闻大名,多听妹夫称赞,可惜一直不得见,如今见了,可要好生结交认识一番。”
三人也不谈政事,只聊些见闻,等酒菜来了,又唤琴师回来作了一曲。
贾故又提起今科扬州得中的进士,拿做政绩夸赞追捧了两句。
气氛在互夸中渐渐热络,贾故与黄忠海换了名帖。
得了黄忠海之子就在城中书院读书的消息,贾故又给他和贾珩约了一场书会,好叫他二人结识。
因本是为了入京叙职绕路而行,贾故不敢作放浪形骸之态,酒过三巡,便歉意告饶了。
喝了一肚子酒水,林妹夫还要去衙门一趟,贾故与他们分别,独自坐在轿辇里摇摇晃晃的往回走。
刚进府,就瞧见贾璋那猴知不道在哪摔的一身泥,衣服都未换就冲了过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