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把亲事给换了,总要给贾璋的生母秋姨娘说一声。
毕竟秋姨娘在府里伺候二十几年,为贾家生儿育女,在礼数她做不得主,可情分上,还是不好漠视亏待她的。
难为徐夫人这个正头夫人要给家里的姨娘道恼,只能一个劲地唉唤道,“这都叫什么事啊!冯姨娘那个姐姐,遇事就叫天老爷,我原还觉得夸张,这会,我真的想喊一声我滴个天老爷啊。”
虽然有两个能干儿子的她,已经不需要娘家撑脸了。
可是她与侄儿徐兴到底一个底子出身,该维护的,还是要绷着脸去说的。
到底是不好意思,徐夫人挑挑拣拣,找出来金的银的镯子钗子,连大儿贾珩大老远送来的苏绣炕屏都找了出来,见桌上堆满了一桌,陪礼的意思够了,才当着贾故的面使人把秋姨娘叫来。
贾故怜爱二姑奶奶,因为怕她吃亏,不惜麻烦出嫁的大姑奶奶给她主事。大儿贾珩和二儿贾琛也喜欢贾璋这个弟弟。
为了家里和睦,她可不想让秋姨娘觉得是自己向着娘家的私心欺负人。
徐夫人只叫了秋姨娘一人,却不想府内三个姨娘是结伴来的。
刚行了礼,就听冯姨娘先解释道,“秋姐姐刚放下一宗心愿,打算绣套佛像佛幡,送去庙里开光。”
贾故笑了一声,他们家里因为贾故这个当家做主的不在意这些,所以家里的人是佛也信,道也信,觉得那个有用供哪个。
徐夫人不似贾故那样没心没肺,她可笑不出了。她有些尴尬,面露可惜,“亲事不成了。”
但其中内情,她也不好细说,只招呼将徐三和吕榆送出去又折回来的老二媳妇这个当家媳妇给秋姨娘解释。
好不容易盼着儿子定了亲,媳妇性子还大方,孙儿指日可待,好日子就要来了,如今出了变故,秋姨娘心都碎了,强忍着委屈喃喃低语,“这才见了几日,品性都没清楚。怎么就看上了?”
一旁快嘴的冯姨娘十分难做,因为她生的四姑娘,将来要做徐三的长嫂呢。
可当初定亲时,还说的是可贾璋贾玮两个挑了,半路的陪衬也是陪衬,儿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埋着头一言不发,只想瞧瞧家里做主的老爷夫人要给个什么说法。
还是兰姨娘瞧着贾故和徐夫人的神色,好声劝道,“强扭的瓜不甜,秋姐姐不也才与吕姑娘见了几日吗?咱们三公子家底比他好多了,自有更好的等着。”
兰姨娘好话说出口,心里却是戚戚然,贾家势比徐府强多了,三少爷亲事就这样被换了。若正房没个说法,那也太寒在府内生儿育女半辈子恭恭敬敬的秋姨娘的心了。
这一人一句不知道会扯到什么时候,贾故不愿再谈此事了。反正目前情况是,他即不想把徐三打一顿,让人传出风言风语来。又没本事只靠自己拦住吕副将前程报复。
如此再说,就没意义了。
贾故便直接给下了决断,“事已至此,咱们要是强求,娶回来后也不能再跟老三贴心。好汉不愁好妻,他的亲事等我回来了再议。”
“至于徐兴这边,既然他自己有谋算,我也不打算再管他了。等过两日,许家、吕家那边回信,让他们赶紧走。”
说起来,在贾琥带着弟弟投过来时,贾故还想着自己终于出息了,能庇护亲族了,一时豪情万丈,所以才在安排好贾琥之后,徐兴再来时,热情收留他。
但现在,徐兴和吕姑娘这一棒,真叫贾故清醒了。
日后,还是多顾着自己小家,自己的前程的好。
也只有自己前程好了,让人畏惧,让人不敢得罪,不敢轻视,才不会再发生今日之事。
因为换了订婚的人选,贾故原定下的出发日子不得又推迟了。
出了这样的变故,因着吕姑娘怕旁人为难徐三,大包大揽把亲事变故的缘由揽在了自己身上。说是自己想找个能陪她留在自己家的上门女婿。所以才辜负了贾府抬爱。
故而吕家那边歉意十足,送过来两大箱好皮子打底,还有好多野味,金川那边来的绿松石。
至于为什么不亲自来,自然是吕副将那边也不高兴。他妹子就算不能配高门,那也是要配门户相当的,如今往兴元府走了一趟,结果尽然配了个破落户。
要不是他那蠢妹子一口咬定是自己看上的,吕副将就要怀疑是不是贾知府看不上他妹子,故意找了个破落户来勾引他那没见识的妹子。
但这些贾故都不知道。
只见吕家送来的东西往厅里一铺,叫贾故直叹,“怪不得给圣上献山君呢,看来他们真没少领人去围猎。”
人连礼都没收,歉意和诚意却是满满。
贾故才没有不收的道理。
得了点物质上的宽慰,他也不是一个要求事事必随己愿的主。
还在给镇西将军的信里替两个小儿女解释了两句。“咱们家这太婆婆,婆婆,庶婆婆的。吕家姑娘可能是觉得难为。”话虽如此,但贾故在末尾还是小小的给上了眼药,特意说,“只是咱们家宽容,但有言而无信,忘恩负义之举之人,总是让人觉得日后万事皆不托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