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子,这动作里,藏着东夷的气呢。”巫医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眼里带着赞许,“我就说你学得快,原来不是死练形,是在悟神啊。”
轩辕又惊又喜,忙请教:“前辈看得出来?”
“气是藏不住的。”巫医笑道,“东夷靠海,他们的气是流动的,像水;咱们北地的气是沉劲的,像山。你把水的流动融进山的沉稳里,这气就活了,既有根,又能走,可比单练一种强多了。”
那日之后,轩辕的导引术越发精进。他发现,当呼吸与动作真正合一时,练完一套动作,非但不觉得累,反而浑身轻快,像是有使不完的劲。有一次,部落里的年轻人邀他去山林里追一只雪狐,跑了半个时辰,在齐膝深的雪地里穿梭,回来时年轻人都喘得直不起腰,他却只是微微出汗,胸口也不觉得闷。
“轩辕兄这身子骨,怕是比咱们北地人还抗冻了。”年轻人拍着他的肩膀笑,眼里满是佩服。
轩辕望着远处依旧呼啸的寒风,心里却暖融融的。他想起自己走过的地方:东夷的海,教会他顺应天地的节奏;南疆的林,教会他辨识草木的性情;西域的草原,教会他巧用动物的精气;而这北地的雪,教会他让身体的气血自己发热。这些看似零散的法子,其实都在说着同一个道理——人活着,就得跟天地呼应,跟自己的身子骨和解。
夜里,他坐在篝火旁,借着跳动的火光整理笔记。在“导引”二字下,他写下:“仿熊之沉,法虎之转,合呼吸之节,通气血之滞。北地苦寒,此术能壮筋骨,御风寒,实乃安身之要。”写完,他又想起白日里将东夷呼吸融入导引时的畅快感,便又添了一句:“天地之气相通,人身之术亦相融,未有一成不变之法,唯有应势而变之智。”
篝火噼啪作响,映着他专注的侧脸。帐篷外,寒风还在呼啸,可帐篷里的人,却因这一身流动的气血,和心中渐明的医理,丝毫不觉寒意。他知道,这北地的导引之术,不过是自己所学中的一环,却让他更明白:医道不仅是治病的方子,更是让人活得舒展、活得有力的智慧。
只是,这智慧的边界在哪里?当身体的气血畅行无阻,又该如何守住那份内在的安宁?轩辕望着跳动的火苗,忽然想起离开岐伯时,师父曾说过的一句话:“医能治身,而神安方能长生。”或许,这北地的风雪之外,还有更深的道理在等着他去探寻。
欲知后事如何,下集自有分晓。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古人的智慧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