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盯着娜仁的脸,只见她原本紧绷的眉头似乎舒展了一点,呼吸也不像刚才那么急了,只是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不是冷汗,而是带着点温热的汗,把鬓角的头发都打湿了。
第一个艾绒锥烧完了,留下一点黑色的灰烬。巫咸用麻布轻轻擦掉,又放上第二个,照样点着。这次娜仁没再叫,只是眼睛微微闭着,脸色好像比刚才柔和了些,手也不那么冰了,指尖甚至透出点淡淡的粉。
“这艾绒是好东西啊。”巫咸一边换艾绒,一边对轩辕解释,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你看这艾草,专在阴湿的地方长,却偏生得性子温热,像个不服输的汉子,越是冷的地方,它长得越旺。把它做成艾绒烧着,那火气是往里钻的,不像喝下去的汤药,得走脾胃慢慢化,它直接就能顺着皮肤往经脉里走,专克那些藏在骨头缝里的寒气。”
轩辕听得入了神。他想起在南疆时,见那里的医者用草药外敷,是借草木的清气散湿热;在东夷,用砭石是靠石的锐性通瘀塞;而这北地的艾灸,竟是借火的温热,把草药的性子直接送进身体深处,倒是和西域用烈酒通血脉有点像,却又更温和,更能往深处走。
第三个艾绒锥烧完时,娜仁忽然轻轻哼了一声,不是疼,倒像是松了口气。她缓缓睁开眼,看着巫咸,声音还有点哑,却比刚才有力多了:“巫咸大人……好像不那么疼了……”
阿古拉惊喜地凑过去,摸了摸娜仁的手,果然暖了不少,激动得声音都变了:“真的不疼了?太好了!太好了!”
巫咸又换了个位置,在娜仁肚脐两侧各放了一个艾绒锥点燃,一边点一边说:“这地方叫‘关元’,是元气藏着的地方;旁边这两个是‘气海’,能生血气。产后气血亏,光驱寒不够,还得把元气补上来,不然寒气还会再钻进来。”
轩辕蹲在一旁,看着那小小的火苗在娜仁的皮肤上跳动,看着她脸上的青色一点点退去,嘴唇慢慢有了血色,心里忽然涌上一股说不出的滋味。他见过太多病痛带来的绝望,部落里的巫医用着跳神的法子,却眼睁睁看着族人在痛苦中离世;他自己也曾试过用草药救人,却因为不懂其中的道理,常常事倍功半。可此刻,看着这不起眼的艾草,凭着一点温热的火气,就把娜仁从剧痛中拉了回来,他忽然觉得,这医道里藏着的,不只是治病的法子,还有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敬畏草木的力量,敬畏天地的规律,更敬畏那一点点能穿透寒冰的温热。
等最后一个艾绒锥烧完,娜仁已经能坐起来了,虽然还有点虚弱,却能自己端起阿古拉递过来的热羊奶,小口小口地喝着,眼里的泪变成了感激,对巫咸道:“谢谢您,巫咸大人,刚才那热乎气儿从肚子里往四肢窜,像春天的融雪淌过冻土,舒服多了。”
巫咸收拾着陶碟,淡淡道:“不是我谢我,该谢这艾草。它生在地里,吸了日月的阳气,才能有这驱寒的本事。人啊,顺着天地的性子走,病自然就少了。”他转头看向轩辕,眼里带着点期许,“你看明白了?”
轩辕重重点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照亮了。他想起岐伯曾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这艾灸驱寒,不就是用阳气克阴寒吗?南疆的青蒿清热,是用阴寒克阳热;东夷的潮汐呼吸,是顺阴阳消长;西域的烈酒通脉,是借阳气行气血……原来四方医法,看着千差万别,骨子里都藏着阴阳的道理。
他看着娜仁脸上渐渐有了血色,看着阿古拉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帐篷里的压抑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暖意。风还在帐篷外呼啸,但帐篷里,仿佛已经有了春天的影子。
轩辕默默记下巫咸的手法,记下艾绒燃烧的温度,更记下了那股能穿透寒冰的温热——那不仅是艾草的力量,更是医者心里的仁心,是对生命永不放弃的执着。他忽然觉得,自己走的这条路,虽然布满荆棘,却藏着无尽的光。
欲知后事如何,下集自有分晓。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古人的智慧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