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微弱的晨光唤醒了沉睡的四合院。林墨睁开眼,昨日的疲惫还未完全散去,但眼神却比昨日亮了许多。大院里大部分人都已经上工去了,弟妹也已经去上学了,母亲还在隔壁休息,上夜班是真的辛苦。
他吃完早餐后走到桌边,仔细检查那条松动的桌腿。他要试一下《鲁班经》给出【斜楔加固法】的方案。材料...他拿起墙角柴火堆边上那几块从龙成带回来的老竹片。
林墨找来家里唯一一把有些锈钝的小刀和一把破旧的斧头背。他回忆着《鲁班经》图示的楔形,开始笨拙地削制竹片。这活儿远比他想象中困难。竹片坚硬而韧,小刀不够锋利,他用力不均,好几次差点削到自己的手指。削出来的竹楔边缘粗糙,角度也不够精准。
他耐着性子,一点点修整,反复对比脑海中的图示。终于,一个勉强符合要求的竹楔成型了。
他将楔子尖端对准榫卯的缝隙,用斧头背小心地、一下下地敲击。既要保证楔子进去,又不敢太用力,怕本就老旧的榫头直接裂开。每一次敲击都伴随着桌腿细微的呻吟和晃动,楔子被敲进去大半,卡紧了。
林墨抹了把汗,用刀小心地将外露的楔尾锯断、磨平。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抓住桌沿,用力晃了晃!
吱呀... 虽然还有细微的声响,但那条桌腿明显稳固多了,不再像之前那样随时要散架似的摇晃!
成了!一股小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也让他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身体跟不上了。
这个成功的“小修小补”让林墨信心倍增,也让他脑海闪出一个念头,可以尝试利用木工打猎或者捕鱼来赚第一桶金!进山打猎,以他现在的身体还不敢,但是捕鱼他还是可以试一下的,闫埠贵那用针弯的鱼钩都能时不时钓上鱼呢。
于是他向《鲁班经》提问:‘如何制造捕鱼笼。’瞬间《鲁班经》将【倒须笼(中型)】制作图以及编织的步骤灌入他的脑海。
接下来的两天,林墨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耗在了西厢房房间里。
他找出打零工从龙成带回来准备用来当柴火烧的十几根竹子、一些老藤条和一小捆麻绳,开始忙碌了起来。
剖竹、削薄、刮平。他的手掌很快磨出了水泡.....
接着是编笼青黄竹篾在指尖翻飞。他先用柔韧的篾条螺旋盘绕,紧密编出碗口大的平底;随后篾身立起,经纬交错向上收束,织成修长的锥形笼体。
笼口处是精髓,他巧妙嵌入一个竹片削制的精巧卡簧活门机关,再将细篾分作数十股,层层内卷,于活门上方编织出五重内倾、末端锐利的倒须漏斗网。
活门以韧藤牵连笼底暗扣,鱼虾受诱饵吸引钻入倒须,便被锁死,任凭挣扎,那层层叠叠、密布倒刺的篾网与坚固的卡锁,已断绝了所有退路。
然后用木片制作盖板和大木钉。
林贤和林巧也好奇地围着看,问哥哥在做什么。
“哥,你这是在编大筐吗?好大呀!” 林巧蹲在旁边,大眼睛里满是惊奇。
“嗯...算是吧,哥想试试能不能用它弄点好东西回来。” 林墨抹了把汗,笑着回答,手上动作不停。
林墨没有解释太多,只是埋头苦干。终于,在第二天的傍晚,三个直径约三十厘米、长度近八十厘米的倒须竹木混合鱼笼诞生了!
第三天凌晨,天边刚泛起一丝鱼肚白。林墨悄悄起身。他等家里没人后将鱼笼、草绳小木槌收进空间后,悄无声息地溜出家门,直奔护城河下游的洄水湾,学着前世没找对象前做业余钓鱼佬时跟专业钓鱼佬找鱼窝的办法找了几个点。
下笼的过程还算顺利。绑好沉石,挂上浮漂草绳,在鱼笼里放入这几天根据前世某音里教的用玉米粒泡水捣碎发酵混合面粉麸皮和河边挖的蚯蚓做成的诱饵团。
利用空间将鱼笼投到河里,看着鱼笼缓缓沉入水草丰茂的水中,草绳系在自制的木钉上,将木钉钉到河水里,然后在岸上用石头做了标志,看了看周边没人才离开。
第四天,天还没亮,林墨再次出发。他来到昨天下笼的地方摸出草绳用力往上拉。一点一点地将鱼笼拖出水面。
哗啦啦!
水花四溅!
笼子里,一片银光闪烁,激烈翻腾!一个笼子足有三四条大鱼在里面疯狂冲撞!主要是肥硕的草鱼和鲤鱼,大的看着有四五斤!还有条小鲫鱼!
三个笼子共有十二条大鱼和几条小的鲫鱼。
他立刻将鱼笼拖上岸。看着笼子里拥挤挣扎的鱼群,他不敢耽搁,迅速解开笼尾的活动盖板。他拿起准备好的小木槌,对着一条最大鲤鱼的鱼头,又快又准地敲了下去!
梆!
鲤鱼瞬间停止了挣扎。林墨如法炮制,梆!梆!梆!...... 动作从生疏到麻利,将笼里所有看得过去的大鱼都敲死放到了两个木桶里。
然后,他意念一动,将这些鱼连同木桶一起收进了木盒空间,空间内时间静止,能最大程度保鲜。几条太小的鲫鱼被他直接扔回了河里。林墨给鱼笼加了饵料换了一个地方重新利用空间投到了更深的地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