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风波平息不过半月,京城的市井秩序愈发井然。商铺鳞次栉比,货架上的货物琳琅满目,掌柜们笑脸迎客,再无往日掺假抬价的猫腻;街巷间行人往来从容,孩童嬉闹追逐,昔日里寻衅滋事的地痞流氓,如今都收敛了气焰,缩在角落里不敢造次。赵烈身着常服,漫步在西直门大街上,看着眼前安居乐业的景象,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欣慰的笑意。
他正盘算着进一步完善《京城市井整肃新规》,将其推广至各州县,让天下百姓都能享此安宁。可刚回到侯府,还未卸下外衣,一名亲兵便神色慌张地闯入议事厅,双手高举着一封火漆封口的急报,额角的汗水顺着脸颊滚落:“侯爷!陕西八百里加急!秦峰大人派人送来的急报,说……说李自成残部聚众作乱,陕西已乱成一团了!”
“秦峰?”赵烈心中一震,连忙接过急报。那信封上的火漆印是秦峰专属的鹰纹记号,封口完好,显然是一路加急,未曾经过他人之手。他指尖用力,撕开信封,抽出里面的麻纸,只见上面的字迹笔锋急促,却依旧工整,正是秦峰的亲笔。
“镇北侯麾下:末将秦峰,叩禀急情。自一月前蒙侯爷恩准,留陕西协助孙传庭巡抚剿寇以来,日夜不敢懈怠。然李自成残部死灰复燃,聚众已逾十万,分据商洛、汉中、延安数地,四处劫掠州县,屠戮官吏,百姓流离失所,惨不忍睹。
孙巡抚已尽遣陕西官军抵御,奈何贼寇势众,且行踪诡谲,往往平定一处,另一处又起烽烟。官军疲于奔命,伤亡惨重,如今已难以为继。
忆及一月前,末将随侯爷押解李自成等人赴京,途中得悉孙巡抚将遭贼寇埋伏,幸得侯爷当机立断,令末将星夜传信,方避此大祸。孙巡抚感念侯爷恩德,亦深知贼寇根基深厚,非孤军能破,日夜期盼侯爷亲率大军前来,共平陕乱。
末将目睹贼寇肆虐,田园荒芜,饿殍遍野,心中焦灼如焚。贼寇之中,多为走投无路之百姓,然其首领残暴嗜杀,裹挟民众,若不早日平定,恐祸及中原。
另,三日前,末将已收到京城传来的捷报——侯爷于正阳门力挽狂澜,大破来犯之敌,而后又在磨盘山痛击鞑子,两场大战皆以全胜告终!陛下龙颜大悦,册封侯爷为镇北侯,更授陈六、张二牛将军参将之衔,以嘉奖其在正阳门和磨盘山之战中奋勇杀敌、护城有功之壮举。消息传至陕西军营,将士们无不欢欣鼓舞,士气大振,皆言有侯爷这等战神坐镇,陕乱必能早日平定!
末将亦察觉贼寇行动诡异,似有内奸通风报信,其粮草补给远超寻常流寇,背后或有朝中大员暗通款曲。末将能力有限,未能查明详情,唯盼侯爷速来,救陕西百姓于水火之中!
末将秦峰,顿首再拜。”
麻纸上的字迹仿佛还带着秦峰的急切与振奋,赵烈目光落在“陈六将军参将之衔”一句上,不禁转头看向立在一旁的陈六,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陈六身形一挺,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绣春刀。他本是赵烈身边最亲近的亲卫,数月前京城保卫战正阳门一役,敌军攻势凶猛,城门险些失守,是他带领一队亲卫死战不退,刀劈斧砍,杀得浑身是血,硬生生守住了城门左翼,为大军反扑争取了关键时间。战后论功行赏,陛下亲自下旨,擢升他为参将,依旧留任赵烈麾下,掌管亲卫营。这份荣宠,他始终铭记于心,只愿此生追随赵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秦峰倒是有心,连这些消息都一并写进了急报。”赵烈收回目光,语气中带着几分暖意,随即脸色又沉了下来,“只是陕西局势,比本侯预想的还要危急。”
陈六连忙上前一步,沉声问道:“侯爷,秦峰大人所说之事,定然属实。一月前他奉命去给孙巡抚送信,如今留在陕西协助剿寇,亲眼目睹贼寇肆虐,所言绝非虚言。”
“秦峰为人沉稳,办事牢靠,绝不会虚报军情。”赵烈沉声道,“陕西乃中原腹地,若任由贼寇蔓延,一旦与河南的刘宗敏汇合,后果不堪设想。孙传庭虽是名将,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仅凭陕西官军,怕是难以支撑太久。”
他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对策。如今京城刚安定下来,新规推行初见成效,若是贸然抽走大批兵力,会不会让那些蛰伏的权贵有机可乘?可陕西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秦峰在那边孤军奋战,孙传庭翘首以盼,他又岂能坐视不理?
“侯爷,如今京城补充了兵员,防务稳固,暂无大碍。”陈六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上前一步,单膝跪地请命道,“末将身为参将,愿留守京城,统领亲卫营与补充兵员,继续推行新规,严密监视王怀安等人心怀不轨之徒,确保京城万无一失,为侯爷稳固后方!”
赵烈停下脚步,看着陈六坚毅的面容,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有你在,本侯放心。你虽新晋参将,却早已是独当一面的猛将,京城交予你,本侯毫无顾虑。只是此次前往陕西,路途遥远,贼寇势大,必须挑选一支精锐之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