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在凌晨。苏晚醒来时,窗帘缝隙里漏进几缕淡金色的阳光,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带。她盯着那道光看了会儿,才想起昨夜林砚的话,心脏像被羽毛轻轻扫过,泛起一阵微痒的麻。
手机在床头柜上震动,是林砚发来的消息:“醒了吗?楼下面馆新熬了小米粥,要不要下来一起吃?”
苏晚指尖悬在屏幕上,迟疑了几秒。拒绝的话在舌尖打了个转,最终化作一个“好”字。
换衣服时,她打开衣柜翻了很久。米色针织衫太素,碎花裙又显得刻意,最后挑了件浅蓝的衬衫,配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像大学时最常穿的样子。镜子里的人,眼角细纹淡了些,脸颊透着点不易察觉的红。
下楼时,林砚已经坐在老位置。他今天穿了件白色T恤,外面套着件浅卡其色的薄外套,头发打理得干净利落,面前摆着两碗冒着热气的小米粥,旁边放着一碟咸菜,两个茶叶蛋。
“刚出锅的,还热乎。”他把其中一碗往苏晚面前推了推,剥好一个茶叶蛋放在她碗里,“知道你不爱吃蛋黄,我把蛋黄挖出来了。”
苏晚的心跳漏了一拍。她确实不爱吃蛋黄,总觉得噎人,这个习惯,他记了这么多年。
“谢谢。”她拿起勺子,轻轻搅动着碗里的小米粥。米粥熬得很稠,米香混着淡淡的甜味,熨帖得让人心里发暖。
“今天没什么事,打算在附近转转。”林砚喝了口粥,状似随意地说,“听说这边有个老书店,你知道在哪儿吗?”
苏晚抬起头:“知道,离这儿不远,走路十几分钟。我今天画廊不忙,可以带你去。”
“好啊。”林砚眼里闪过一丝笑意,“正好,想找几本旧书。”
吃完早饭,两人并肩往老书店走去。清晨的阳光正好,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巷子里的老人们坐在藤椅上晒太阳,看见苏晚,笑着打招呼:“晚晚,这是你朋友啊?”
苏晚的脸有点红:“嗯,老同学。”
林砚笑着朝老人们点头问好,举止温和有礼。苏晚看着他和老街坊们说话的样子,突然觉得,他好像从未离开过。
老书店藏在一条更窄的巷子里,门面很小,门口挂着块褪色的木牌,写着“旧时光书店”。推开门,风铃叮当作响,空气里弥漫着旧书特有的油墨味和霉味。
店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坐在收银台后翻着报纸,看到他们进来,抬了抬眼皮:“随便看,看中的自己拿。”
书店里的书架很高,几乎顶到天花板,上面塞满了各种旧书,从武侠小说到学术着作,杂乱却有序。阳光透过布满灰尘的玻璃窗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砚看得很认真,手指轻轻拂过书脊,像在寻找什么珍宝。苏晚跟在他身后,看着他专注的侧脸,想起大学时,他总爱泡在图书馆,也是这样,一看就是一下午。
“你看这本。”林砚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泛黄的诗集,递到苏晚面前,“还记得吗?你当年总爱在早读时背这首。”
苏晚接过来,是顾城的诗集,封面上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小人。翻开第一页,有几行熟悉的字迹:“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送给晚晚,愿你永远眼里有光。”
是林砚写的。那是大一的时候,她因为画画被老师批评,情绪低落了好几天,林砚就跑遍了学校附近的书店,找到这本诗集送给她。
“都皱成这样了,你还留着。”苏晚的指尖拂过那行字,声音有点发哑。
“一直放在书架上,偶尔会翻出来看看。”林砚看着她,“就像……偶尔会想起你一样。”
苏晚的心跳猛地加速,慌忙移开目光,假装去看别的书。指尖碰到一本《小王子》,翻开,里面夹着一张干枯的银杏叶,是当年他们在学校银杏道上捡的,叶梗上还系着根细细的红绳。
原来,他也藏着这么多关于她的旧物。
两人在书店里转了很久,林砚挑了几本建筑类的旧书,苏晚则选了本莫奈的画册。结账时,老爷爷看了看他们手里的书,又看了看他们,突然笑了:“年轻真好,像这书里的故事,总还有续写的可能。”
苏晚的脸一下子红了,林砚却笑着付了钱,替她拎着画册:“爷爷说得对。”
走出书店,已是正午。阳光热了起来,巷子里的猫咪蜷在墙根下打盹。林砚看了看表:“去我住的酒店附近吃点东西?那边有家不错的私房菜。”
苏晚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酒店离书店不远,是家安静的精品酒店。私房菜就在酒店一楼,装修得古色古香,靠窗的位置能看到街景。林砚点了几个菜,都是苏晚爱吃的,清蒸鲈鱼,香菇青菜,还有一份松鼠鳜鱼。
“记得你爱吃甜酸口的。”他笑着说。
“你还记得。”苏晚轻声说。
“怎么会忘。”林砚看着她,眼神认真,“你喜欢的,我好像都记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雾里余温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雾里余温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