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及第将画面切换到史可法在扬州的督师府,只见这位督师正在灯下翻阅往来的文书,眉头紧锁。老铁们,说来讽刺,史可法其实是扬州人最信任的官员。朱及第语气中带着感慨,早在任凤阳总督期间,他就曾镇守过扬州,政声卓着。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调出地方志记载:当时扬州百姓对史可法的评价是清正廉明,爱民如子。他整顿漕运、平抑盐价,深得民心。所以后来高杰想要进驻扬州时,扬州士民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非史公不可
上铺的叶赫那拉大贝勒探出头来补充:这说明史可法在扬州的威望是实打实的。扬州人宁可相信他一个人,也不相信数万军队。
然而画面一转,只见史可法正在盐商总会的厅堂内,与几位大盐商相对而坐。碳水教父忍不住问:既然这么受拥戴,为什么还筹不到钱?
朱及第轻叹一声:这就是最让人唏嘘的地方。扬州人敬重史可法的为人,却不愿为他的抗清大业出钱出力。盐商总会的郑会长甚至当面说:史公镇守,我等自然安心。但军饷之事,实在力有未逮。
直播间里顿时议论纷纷:
网友【熬夜冠军】:这也太虚伪了吧?既要求史可法守城,又不给钱?
网友【一颗仙人掌】:扬州人这是把史可法当保安了?
网友【午后红茶】:看来在这些商人眼里,清官反而好欺负。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分析道:其实这反映了扬州商人的精明算计。他们知道史可法重名声、讲规矩,不会强行摊派。若是换个凶悍的将领,他们反而不敢这么敷衍。
画面中,史可法从盐商会馆走出时,背影显得格外落寞。朱及第继续说道:最讽刺的是,这些盐商宁可后来凑出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准备贿赂清军,也不愿拿出十分之一来支持史可法布防。
叶赫那拉大贝勒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扬州商人看来,史可法的忠义气节固然可敬,但不如真金白银实在。他们习惯了用钱解决问题,认为这套办法对谁都管用。他们见过太多军阀来了又走,认为史可法也不过是过客。更重要的是,他们习惯了用银子解决一切,觉得与其资助军队,不如直接贿赂敌人。
此时画面切换到史可法写给朝廷的奏疏,上面清楚地写着:扬州富甲海内,而饷银难筹。诸商皆曰漕运不畅、盐引滞销,实则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夜空下的督师府内,史可法仍在为军饷奔走,而扬州城的繁华夜市依旧笙歌不绝。这座他最受爱戴的城市,却成了他最无力的战场。
朱及第的声音在直播间里缓缓响起,带着一种少有的沉重:老铁们,史可法在做出最后决定时,内心其实比谁都清楚。他知道自己的坚守很可能会给扬州带来灭顶之灾,但他更知道,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
画面切换到史可法在督师府中书写奏章的场景,烛光摇曳,映照着他坚毅的侧脸。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轻声解读:在现存的史料中,我们发现史可法其实有过多次撤退的机会。但他最终选择留下,这不仅仅是为了尽忠,更是为了给江南诸城树立一个榜样。
叶赫那拉大贝勒补充了一个细节:史可法在最后的书信中写道:吾此举,非独为扬州,实为江南诸郡示以死守之决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牺牲,唤醒江南各地的抵抗意志。
这时,直播间里的弹幕开始滚动:
网友【熬夜冠军】:我好像懂了,史可法这是要用自己的生命给其他城市上课啊!
网友【一颗仙人掌】:这代价也太大了,用一座城的命运来传递一个信号...
网友【午后红茶】:他明明可以退守南京,却选择在扬州死战,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啊!
朱及第看着弹幕,点头说道:没错,史可法的选择蕴含着更深层的战略思考。他知道扬州是江南的门户,如果连扬州都不战而降,那江南各地就会望风归顺。相反,如果扬州能够展现出誓死抵抗的决心,哪怕最终城破,也能激励其他城市继续战斗。
碳水教父若有所思地问:那史可法有没有想过,他这样做反而会给清军屠城提供借口?
这正是最令人痛心的地方。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接过话头,史可法完全预见到了可能的后果,但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若以吾一人之死,能醒江南百万军民,则死得其所。他希望用扬州的血,唤醒整个江南的抗清意识。
画面中,史可法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清军的营火,眼神中既有决绝,也有深沉的忧虑。朱及第动情地说:在这一刻,史可法不再只是一个军事统帅,更是一个要用生命传递信念的殉道者。他知道自己可能挽救不了扬州,但他希望用自己的牺牲,为江南其他城市争取思考和准备的时间。
夜色渐深,扬州城内的灯火一盏盏熄灭,唯有督师府的烛光依然明亮。史可法的选择,正在这一刻成为永恒。
叶赫那拉大贝勒指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史可法的坚守客观上给了清军屠城的借口,但后世没有人责怪他。就连清廷后来也为他建祠,承认他的忠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