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起身,顾不得膝盖酸麻,抱着簿册冲出档案阁。
他知道哪里能找到答案——礼部旧档库中,存有近十年皇帝亲撰手谕副本。
那些原本无人问津的废纸,此刻成了揭开真相的钥匙。
三日后深夜,太常寺偏房烛火未熄。
林砚舟将七份标注“御笔亲书”的政令平铺于案:减免赋税、调兵遣将、罢免大臣……字体庄重沉稳,外人看来毫无破绽。
但他已按《代诏规程》所言,专盯结尾落款。
每一道旨意末尾,皆有“勉之”二字,为帝常用结语。
他取出早年先帝批阅佛经时留下的墨迹真本,对比良久,终于确认:真迹“勉之”,收笔平直有力;近年所有“御笔”,末钩皆微向右倾,似有意为之的偏差。
那一分差异,真实存在。
他的呼吸变得粗重。
这不是偶然,是持续三年以上的系统性替换。
有人在不动声色间,掌控了“皇帝的声音”。
不能再等了。
次日凌晨,林砚舟乔装成送药小吏,混出皇城,将抄录的《代诏规程》与比对图样,分别送往三位致仕老臣府上。
他们曾历三朝,德高望重,且素来清正,若连他们都视若无物,这天下便再无人敢言真假。
当天傍晚,消息传回:
三人收到材料后,闭门谢客,相继绝食。
其中最年长者放话——“吾不敢见此欺天之世,唯求速死,以免辱先祖之灵。”
流言如雪崩前的轻响,在京中悄然蔓延。
而此时,北境校场之上,萧澈立于高台,风卷玄甲,目光扫过一万铁骑。
“你们效忠的从来不是某一张脸,”他的声音不高,却穿透风雪,“而是律法、边防、百姓安康。今日我在此,非以皇子之名,而以朝廷之令——若诸位不信诏书,那就看铁甲是否仍听调度,粮草是否准时到账。”
话音落下,号角齐鸣。
各营将领依次上前,递交兵符与效忠状。
没有喧哗,没有迟疑。
三个月来屯田复耕、军饷足额发放的事实,比任何玉玺都更具说服力。
京城深处,东宫幕僚张慎接到密报,双手颤抖几乎握不住信笺。
“北境……全军……向七皇子递了效忠状?”
他踉跄几步,缓缓跪倒在地,望着乾清宫方向,喃喃如梦呓:“原来……圣旨也可以是新的。”
与此同时,苏锦黎站在王府西院梅树下,接过暗线递来的一封密函。
她展开只看了一眼,眸光骤冷。
片刻后,她低声吩咐身旁侍女:“去准备马车,走暗道。我要接一个人回来——柳寄柔。”
侍女迟疑:“可她不是已被逐出京城,流放岭南?”
苏锦黎垂眸,指尖抚过信纸边缘一处极细的折痕,那里藏着一行几乎看不见的小字:
“静思院最深处……还关着一个‘活祖宗’。”
喜欢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