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明张了张嘴,花白的胡子微微颤抖,他似乎隐约摸到了皇帝想说什么,但那想法太过惊世骇俗,让他不敢深想。“陛下……陛下的意思是……?”
“朕的意思很简单!”陈默站起身,走到他面前,“国库之银,与其堆在库中蒙尘,何不效仿钱庄、皇商,让其‘活’起来?!”
他拿起诸葛明那本厚厚的账册,指着上面一项:“便如这准备拨付给江南修缮水利的五十万两银子,从核定到拨付,再到地方采购物料、征发民夫,至少需要三个月。这三个月,这五十万两银子,在国库里就是死的!”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诸葛明:“若朕将这五十万两,以朝廷信誉为担保,暂时‘借’给几家信誉良好、又与朝廷采买相关的皇商,约定两月后归还,并支付少许‘利息’。皇商用这笔钱扩大生产、周转物资,朝廷不仅能在两月后拿回本金,还能凭空多得一笔利息!而江南水利的款项,朕可以从光禄寺案追回的其他赃款中,先行垫付!如此一番操作,朝廷未多征一分税,国库却多了一笔进项,皇商得了周转资金,水利工程亦未耽误!这岂不是比银子白白放在库房里强上百倍?!”
这便是最基础的“国债”和“资金周转”概念!陈默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方式,抛了出来。
诸葛明彻底呆住了,手里的账册“啪嗒”一声掉在地上都浑然不觉。他瞪大了眼睛,看着皇帝,仿佛在看一个怪物。朝廷……向皇商“借钱”?还收“利息”?这……这成何体统?!与民争利!简直是……简直是……
他脑子里一片混乱,本能地想反驳,想引经据典,说明朝廷尊严、祖宗法度……但另一个声音,却又在他心底微弱地响起:皇帝说的……好像……有那么点道理?那银子堆在库房里,确实不会下崽儿啊……若是真能多出一笔利息……
他的脸色变幻不定,时而震惊,时而茫然,时而又有一种被强行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无措和……一丝隐隐的兴奋。
陈默看着他这副样子,知道这老头的脑子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他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过了许久,诸葛明才猛地喘了一口粗气,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声音干涩地问道:“陛下……此法……此法闻所未闻……若……若那些皇商拿了银子,到期不还,或者……或者经营不善,亏空了,该如何是好?朝廷颜面何存?国库损失谁人承担?”
他终于开始思考具体操作和风险了,而不是一味地否定。这就是进步。
“所以需要严苛的审核和担保。”陈默早有准备,“可由户部牵头,会同内务府,选定数家根基深厚、信誉卓着的皇商。以其产业、乃至其背后东家的身家为抵押。订立严密契约,由三法司见证。若有违约,严惩不贷,抄没家产以充公!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
他顿了顿,语气放缓:“诸葛爱卿,你掌户部多年,当知国库艰难,非变法无以图存。朕此法,并非要与民争利,而是要让死钱变活,让国库开源!若成,则日后边境军饷、各地赈灾、乃至兴修水利,便多了一份指望!这并非动摇国本,恰恰是为了稳固国本!”
诸葛明沉默着,布满皱纹的脸上,挣扎之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出去的决然。他猛地抬起头,看着陈默,那双因为常年算计而显得有些浑浊的眼睛里,竟迸发出一种奇异的光芒:
“陛下……老臣……老臣好像……有点明白了!”
他像是魔怔了一般,也顾不上礼仪,直接蹲下身,捡起那本掉落的账册,手指颤抖地翻动着,嘴里念念有词:“若是如此……若是将每年那些有固定拨付周期、中间存在时间差的款项,都如此操作一番……还有各地上缴的税银,在解送途中……若是能通过官办钱庄……”
他越算眼睛越亮,仿佛看到了一条流淌着银子的河流!虽然这条河里充满了未知的风险,但比起以往那潭看得见底的死水,无疑更具诱惑力!
“陛下!”诸葛明猛地站直身体,因为激动,声音都有些变调,“老臣……老臣回去就仔细核算!定拿出一个……一个稳妥的章程来!”
陈默看着他这副如同发现了金山般的模样,心中稍稍松了口气。总算,把这最难啃的老古板,撬开了一丝缝隙。
“好,朕等你的章程。”陈默点了点头,“记住,此事机密,仅限于你知晓,章程拟好,直接密奏于朕。”
“老臣明白!老臣明白!”诸葛明连连躬身,抱着那本账册,如同抱着什么绝世珍宝,脚步虚浮却又异常坚定地退了出去。
看着诸葛明离开的背影,陈默揉了揉眉心。财政这一块,总算看到了点改革的曙光。但他也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推行,必然会遇到巨大的阻力,尤其是来自那些依靠旧有财政体系获利的既得利益集团,其中,很可能就包括……安王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摸鱼哲学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摸鱼哲学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