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无双带来的消息,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陈默心头一悸,随即涌上的是一股冰冷的杀意。
“陛下,得手了!”程无双一身夜行衣还未换下,带着室外的寒气,眼底却燃烧着亢奋的火苗,“臣带人摸进了‘隆昌号’账房的家,果然搜出了暗账!还有那个老账房,几杯黄汤下肚,什么都招了!”
他将一个油布包裹和几张按了红手印的供词呈上。
陈默打开包裹,里面是几本册子,纸张粗糙,字迹也与光禄寺那堂皇的官账截然不同,记录的是见不得光的真实交易。他快速翻看着,越看,眼神越是冰寒。
“隆昌号”、“福瑞记”……这几家皇商,以高出市价三到五成的价格向光禄寺供货,其中至少三成利润,以“干股分红”、“节敬”等名目,流入了曹德纯及其几个心腹太监、乃至部分户部、光禄寺官员的腰包。仅去年一年,曹德纯一人所得,就不下三万两白银!
供词更是触目惊心,详细描述了如何做两本账,如何打点各个环节,如何将陈米充新米,如何以次充好……桩桩件件,铁证如山!
“好,好一个曹德纯!”陈默合上册子,声音平静,却让一旁的王德发打了个寒颤,“真是朕的好奴才!”
他没有立刻发作。打蛇要打七寸,现在证据虽然确凿,但曹德纯在宫内经营多年,党羽遍布,贸然动手,难保不会狗急跳墙,生出其他变故。而且,沈墨那边递上来的、关于江南春耕钱粮筹措的“详细”方案,也刚刚送到他的御案上,通篇充斥着加税、摊派的老调重弹,其敷衍和试探之意,不言而喻。
前有老狐狸步步为营,后有硕鼠蛀空国库,外面还有流民嗷嗷待哺。
陈默感觉自己像是被架在了一口四面漏风的破锅里,底下柴火正旺。
他强压下立刻处置曹德纯的冲动,将那些证据小心收好。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的目光,落在了王德发这些天带着小太监们,用“核算表”整理出来的内库支出数据上。那上面,“宫中用度”和“物资调配”两项,耗费巨大,且流程混乱不堪。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滋生的藤蔓,悄然缠绕上他的思绪。
光禄寺的贪腐,根源在于采买和调配的权力不受制约,流程不透明。如果……如果能建立一套更高效、更可控的物资调配体系呢?不仅仅是为了省钱,更是为了……掌权。
他想起了前世那些庞大的物流网络,仓储、分拣、配送……虽然现在没有信息技术支撑,但基本的流程管理思想,是可以借鉴的。
“王德发。”
“奴才在!”王德发一个激灵,连忙应道。
“从明日开始,宫中一应物资调配,暂由你直接负责,向朕禀报。”陈默下令道,“就用你整理的这些‘核算表’,给朕盯紧了。”
王德发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这是皇帝要将宫中钱袋子的部分权力交到他手上啊!他连忙跪倒:“奴才定当尽心竭力,不负陛下信任!”
“光尽心还不够。”陈默走到那张巨大的皇宫布局图前,手指在上面划过,“你看,各宫各殿,领取份例、调用物资,都要派人去不同的库房,路途遥远,耗时费力。库房管理也混乱,东西堆得到处都是,要用的时候找不着,不用的时候积压霉变。”
他手指在几个关键位置点了点:“朕给你划出几处宫苑,改建为集中的仓储区。将常用的米粮、布匹、灯油、木炭等物,分门别类,统一储存管理。”
他又指向各宫各殿:“以后,各宫所需,不必再自行前往各处库房申领。每日由各宫管事,将次日所需物资种类、数量,统一报送到你这里。你汇总后,派专人按区域、按路线,统一配送上门!”
王德发听得目瞪口呆。统一仓储?统一申领?统一配送?这……这闻所未闻啊!
“陛下……这……这能行吗?各宫主子们习惯了自己去领,这突然改了规矩,怕是……”王德发面露难色。
“习惯?”陈默冷笑,“习惯浪费?习惯中饱私囊?还是习惯看底下人为了点东西跑断腿?朕改的就是这习惯!”
他语气不容置疑:“就先从朕的乾清宫,还有……皇后的坤宁宫开始试行!你亲自去跟皇后说,就说是朕的意思,为了节省用度,提高效率,请她协助。”
有皇帝和皇后带头,阻力自然会小很多。
“那……那配送的人手……”王德发又问。
“从各监局抽调一部分可靠伶俐的太监组成‘配送队’,归你直辖。”陈默思路清晰,“给他们制定固定的路线和配送时间,进行简单培训。配送完毕,需由接收宫殿的管事签字画押,作为凭证,与你这里的申领单据核对。”
他几乎是在瞬间,就勾勒出了一个原始版“宫廷物流系统”的雏形。
王德发努力消化着这套全新的运作模式,虽然觉得匪夷所思,但看着皇帝那笃定的眼神,再想想那“核算表”带来的清晰明了,他心里竟也生出几分期待来。若真能如此,不但能堵住不少漏洞,省下钱粮,他王德发在这宫里的权柄,也将大大增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摸鱼哲学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摸鱼哲学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