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对吴普同而言,是一种夹杂着焦灼期盼与紧张准备的奇特体验。他依旧按时出现在红星厂的车间,完成着分内的工作,但心思早已飞到了下周二的面试上。每一次设备的轰鸣,每一阵扑面的粉尘,似乎都在无声地强化着他离开的决心。
他利用一切工余时间做准备。晚上在宿舍,他不再看那些小说或者和其他工友闲聊,而是把大学时的《动物营养学》和《牛生产学》教材重新翻了出来。书页已经有些发黄,上面还有当年听课留下的笔记。他重点复习了反刍动物独特的消化生理——瘤胃发酵、微生物作用,以及奶牛在不同生理阶段(泌乳期、干奶期、围产期)的营养需要特点,还有常见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这些知识虽然有些生疏,但重新拾起时,那种熟悉的专业感让他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还仔细梳理了在红星厂的工作内容,特别是那些与“研发”可能相关的部分。比如,他参与过新原料(一种本地产的DDGS,玉米酒精糟)的试生产,跟踪过其对生产工艺和颗粒质量的影响;他也记录过不同季节、不同批次原料(主要是玉米水分变化)对调质效果和最终产品硬度、粉化率的细微影响。这些看似琐碎的生产实践记录,此刻在他眼里,都成了可能与“研发”挂钩的宝贵经验。他把这些要点都记在了一个小本子上,准备在面试时适时地展示出来。
周一晚上,他再次熨烫好那身灰色夹克和深色裤子,检查了公文包里的所有材料:简历、证书复印件、笔和笔记本,还有那个记录着要点的小本子。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一遍遍预演着明天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回答,直到后半夜才迷迷糊糊睡着。
周二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吴普同就醒了。他仔细地洗漱、刮脸,穿上那身笔挺的衣服,背上公文包,在食堂匆匆喝了一碗粥,便快步走出了红星厂的大门。他没有回头多看这个工作了一年多的地方一眼,步伐坚定地走向公交车站。
去往保定东郊的公交车班次不多,需要多次换乘。他按照周经理写的地址,一路打听,辗转了近两个小时,窗外的景色从城市的繁华逐渐变得稀疏,出现了更多的农田和零散的工厂。最终,他在一个挂着“绿源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牌子的院子门口下了车。
眼前的景象与红星饲料厂截然不同。没有高耸的立筒仓和庞大的厂房,也没有终日不绝的轰鸣声。院子不大,估计也就三四亩地,围墙是新砌的,红色的砖墙在阳光下显得有些醒目。透过铁栅栏大门,可以看到里面是几排整齐的蓝顶白墙的平房,道路是水泥硬化的,看起来很干净。院子角落种着几棵杨树,叶子在秋风中微微摆动。整体看起来紧凑、整洁,甚至带着点新兴企业的生气。
吴普同整理了一下心情和衣着,走到门卫室登记。门卫是个和善的老头,听说他是来面试的,很热情地指了路:“办公楼就在进去左手边第一排,周经理交代过了,你直接过去就行。”
他走进院子,空气中隐约飘散着饲料特有的谷物的香味,但并不浓烈,也几乎没有粉尘。这让他对这家公司的第一印象又好了几分。他按照指引,走到左手边第一排平房,敲了敲标注着“经理室”的门。
“请进。”里面传来周经理熟悉的声音。
吴普同推门进去。周经理正坐在办公桌后,看到是他,脸上露出了笑容:“小吴来了,很准时嘛。路上还顺利吧?”
“顺利,周经理。”吴普同连忙回答。
“来,坐。”周经理指了指旁边的沙发,“稍等一下,刘总马上过来,他今天特意过来一起见见你。”
刘总?老板?吴普同心里微微一凛,没想到老板会亲自面试,这让他刚刚平复一些的紧张感又升腾起来。他依言在沙发上坐下,腰背挺得笔直,双手放在膝盖上。
没过几分钟,门被推开,一个身材微胖、面色红润、穿着休闲夹克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看起来五十岁上下,笑容很随和。
“老周,人来了?”他声音洪亮,目光直接落在了吴普同身上。
“刘总,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吴普同,红星厂过来的。”周经理介绍道,“小吴,这位就是我们公司的刘总。”
吴普同赶紧站起身,微微躬身:“刘总,您好!”
“你好你好,坐,别客气。”刘总很随意地摆摆手,自己在另一张单人沙发上坐了下来,上下打量了吴普同一番,笑道,“小伙子挺精神。红星厂可是咱们这行里数得着的大厂啊,怎么想着要出来?”
这个问题吴普同早有准备,他谨慎地回答:“主要是想寻求更专业的发展方向。我在红星主要负责生产工艺,对饲料加工本身比较熟悉,但更希望能深入到产品研发和技术支持层面,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更紧密一些。了解到贵公司专注于奶牛营养,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也很符合我的专业兴趣。”他没有提及在红星厂的任何不快,只是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阐述,显得积极而正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凡人吴普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凡人吴普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