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蜀王府内。
张献忠端坐在蜀王的纯金宝座上,面前摆放着两份信札和一堆大木箱子。
张献忠出身自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成年后,他先是当过捕快,后来从了军,但因为犯了法要被问斩,后来主将求情,打了一百军棍,革了他的军职。
一事无成而又胸怀壮志的张献忠,在明末陕西各地爆发农民起义后加入了农民军,一路发展壮大,终于在1644年,在成都称帝建国,自称大西国皇帝。
张献忠面前的这两份信札和礼物,一份来自妶玉,另一份来自豪格。
“父皇,豪格给咱们送礼物不奇怪,这明朝公主也给咱们送礼物,这可太奇怪了!”张可望说道。
“大哥,这有什么奇怪的?如今那明朝亡国在即,想要拉拢咱大西一起对付清军罢了!”张能奇说道。
“奇怪就奇怪在,明朝公主送来的信中,既没有一个字提及联西抗清,也没有一个字对我大西建国问罪。倒是把父皇和我等兄弟四人夸了一通,顺便还送来了如此贵重的礼物!”
妶玉给张献忠和张可望、张文秀、张定国、张能奇4兄弟分别送了一份包含自行车、后膛枪、火柴的礼箱套装,其中给张献忠和张可望的礼物要多于其他3人。
“父皇,如今天下大势,对我大西非常不利。儿臣听闻李自成死后,其大顺军数十万军队,已经悉数降了明廷。如今清廷窃居长江以北,有并吞天下之雄心,豪格不久前攻占汉中,兵锋箭指成都!儿臣以为,我大西军应当联弱明以抗强清,等把清廷赶回辽东以后,方可与明廷对垒,争夺华夏正统!”张定国将他的看法一一道来。
“儿臣附议!”张文秀一向与张定国交好,此时立刻站出来支持他。
“张定国,你这是长他人威风,灭自己人志气!什么叫我大西不利?父皇兵威所至,征服四川、开元建国,天下人谁不慑服?不要说孱弱的明廷,就算是豪格、多尔衮,父皇又何惧哉?”
“大哥,定国所说也不无道理,如今明廷今非昔比了,就说给咱送礼的这位明朝公主,据说她只身带着500骑,就缴了左梦庚80万大军的械,又在九江击溃清军阿济格8万大军,逼得多铎都放弃了江南,逃回江北……
据前线探马回传的消息,数日前这公主还在重庆对四川各路明军进行了整编。
哦,还有,父皇和大哥想必也看过这箱子里的东西了,这新式火枪,无论射程和准头都远远超过咱手里的火绳枪,据说这公主此次入川带来的万余精兵,人手一把这种新式后膛枪!咱们不能轻敌啊!”张文秀替张定国解释了起来。
张献忠的眉头紧蹙,虽然妶玉送来的信中对他和大西军大加赞美,没有一个字向他问罪,也没有一个字提到招安,但她送来的礼物,这些新式的后膛枪,却又是明晃晃的威胁。
那意思好像在说:“看,我有这种先进武器,你有吗?你若还想继续造大明的反,那就来尝尝这新式后膛枪的威力吧!”
张献忠拿起另一封信,这是豪格的招降书。
信中表达的意思有3点。
1.你张献忠以前造的是明朝的反,和我清朝没关系。
2.你要是肯投降,我可以优待你,让你子孙后代永享富贵。
3.你要是冥顽不灵,不尽快投降,那我就把你们都杀光,到时候你们可别后悔。
很显然,以目前天下的形势来看,如果清军没有入关,那么张献忠或许还有争一争天下的机会。但是在清军趁着明朝内乱的机会,入关一统中原的情况下,连李自成都失败了,他张献忠凭什么觉得自己有争一争天下的可能呢?
大西政权其实只有3条路可以走。
1.降清,帮助清朝统一天下。
2.降明,联合明朝对抗清朝。
3.维持独立,试图三分天下,与大清和大明鼎足而立。
从张献忠个人的利益来讲,无疑第3条路才是他最希望的结果。
因为作为一个建立了政权,称了帝的人,无论是投降清朝,还是投降明朝,两边都不可能让他安稳地活着。
正如三国时期,鲁肃对孙权说的那样。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投降之后都可以在新政权继续当官,唯独君王,尤其是开国之君、有能力的君王,不可能善终。
连南唐后主李煜这种没有作为的君主,只是作了几首思国的诗词,就被赐了毒酒。
或许也就是刘禅这种一点威胁也没有的君主,才有可能善终,但是很显然,张献忠不是刘禅。
但是理想是一回事,实力又是另一回事了。凭借张献忠的实力,想要三分天下,其实是根本做不到的。
对于大西军内部的将领们来说,其实暗地里也有三派。
一部分人就像张献忠那样,理想主义地想要三分天下,例如张可望。
但主流的思想,其实还是在降清还是降明之间做选择。
例如,张定国就是坚定地降明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贞德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贞德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