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之后,到了项目验收的时间。
贞钼满怀期望,兴冲冲地前去验收,然而等他看到6个项目组的成果后,差点没吐出一口老血当场气死。
自行车甲组的成果,是一辆几乎纯实木打造的工艺品,精美倒是精美,可是我要的是一辆交通工具,不是他娘的艺术品啊!
自行车自行车,他是一辆车,他是要载人、载货,在山间道路上骑行的,你这玩意能用几天,怕是一天就得散架!
自行车乙组的成果,傻大粗笨,得要一个壮汉才能骑得动,载上几十斤货骑一圈下来,也累的气喘吁吁。
自行车丙组的成果,看起来是最成功的一个,但是距离实用的自行车依然相去甚远。
而手榴弹项目更加糟糕,虽然按道理来说,这应该是比自行车要简单的产品,无非就是弹壳、弹丸、炸药、引信嘛。
实际当时的军队里已经有了类似的武器,就是掌心雷嘛,你们改良一下不就行了吗?图纸我都给你们了,技术要求也都写的很清楚,怎么做出来的东西就是这么烂呢?
差评!差评!通通差评!
气得半死的贞钼,闷闷不乐地回到人才馆,找邢夫人发牢骚去了。
他本来是想吐槽一下人才馆招揽的人才水平不行,连这两样简单的东西都造不出来,那他还有那么多宏伟的蓝图规划可怎么实现呢?
邢夫人默默地听贞钼发完牢骚,也不恼,而是要来自行车和手榴弹的图纸,仔细研究起来。
过了半晌,邢氏似乎有了一些想法。
“大人,臣妇研究了一下……先说这自行车吧!
按照大人您的图纸所标注的,自行车的主要部件,是车架、把手、铃铛、车轮、脚踏、齿轮和链条。
所有的这些部件都不是新鲜事物,就拿这齿轮和链条来说吧,早在宋朝时候,大学士苏颂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就使用了金属齿轮和链条的结构。
而至于这……手榴弹嘛,和掌心雷异曲同工,核心难点在于这延时引爆的引信。
按理来说,这两样东西所使用的技术,都是当下大明早已有之的,没道理造不出来。
臣妇在想,会不会是人的问题?”
贞钼盯着邢氏的眼睛发呆,没想明白邢氏所说的人的问题指的是什么。
按理来说,这些人都是自己特意花了一个月时间,从人才馆选拔出来的各领域的精英人才,如果他们都造不出来,那还有谁能帮他呢?
“大人,请恕臣妇不敬,臣妇认为,您为人才馆制定的人才选拔制度,其实是有问题的!”
贞钼瞪大了眼睛,有问题?什么问题?
见贞钼似乎有些不高兴,邢氏欲言又止,仿佛在心里做了一番斗争,但终于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下去。
“大人,竞赛机制虽然可以选拔出优秀的专业人才,但是无法选拔出顶尖的专家,因为这些顶尖的专家,都是心高气傲的,他们不屑于像匠人一般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人比较高低。大人姑且认为是文人的清高吧!”
一语惊醒梦中人,贞钼这才想起,的确有很多顶尖的人才并没有被人才馆收罗进来。
例如之前让他印象深刻的锦衣卫前指挥使林立欣,这可是一个顶尖的刑侦专家,而且急于渴求入仕。
但即便是这样的人,也没有参加人才馆的选拔。
这帮文人的臭毛病还真不少,咋滴,非得我一个一个亲自上门去请,三顾茅庐才行吗?就不能痛快一些么?
不管怎么说,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么还是得想办法解决。
于是贞钼找到了登氏兄弟,本来他对登氏兄弟另有安排,这兄弟俩擅长枪械,原本在贞钼的安排下,正在研发一种新的短柄手枪,也就是转轮手枪,这种短柄手枪便于携带,将来可以装备给骑兵,用于近距离战斗。
登氏兄弟挠了挠头,要说这些有本事的文人确实性格有些古怪,两兄弟商量了半天,最后竟然拒绝了贞钼的安排。
“大人,我兄弟二人擅长枪械,但并不擅长造车和炸弹,何况大人安排我等研制的手枪,刚刚有些眉目,我们实在是分不出精力。”
“不过大人莫急,我们给大人推荐几个人,他们应该能够助大人一臂之力。”
孙和鼎、孙和斗、孙和京。
原来,登氏兄弟推荐的人选,是崇祯时期明朝着名的火器专家孙元化的三个儿子。
孙元化是徐光启的学生,和徐光启一起引进了西洋火器,红衣大炮就是他俩一手从葡萄牙人那里引进并仿制成功的。
不过历史上孙元化的结局比较悲剧。
当年由于“登州事变”,孔有德、耿仲明作为辽东汉人的身份,在山东受到排挤,军队得不到补给,饿急了的士兵抢了老百姓的鸡。
这件事被东林党大加弹劾,最终导致了登州兵变,孔、耿二人带着上万军队、数门红衣大炮和造炮工匠投降了清朝。
当时孙元化拒绝降清,逃回了明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贞德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贞德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