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万历皇帝宠爱老福王(朱由崧的父亲),想要立老福王为太子,被东林党以死抗争,最终才作罢。
有了这一层旧怨,东林党不肯立福王为帝也就很正常了,虽然后来马士英强行立了福王为帝,但东林党和马士英,以及弘光的矛盾并没有消解。
此时东林党之所以在封赏功臣一事上掣肘,一方面是为了限制弘光皇帝帝党的势力,他们认为妶玉作为弘光的女儿,如果给妶玉手下的将领封赏太高,会让弘光的权力更大,对东林党的依赖降低,不利于东林党的利益。
当然,这些话肯定是拿不上台面的,台面上的理由只能是这些将领曾经降过清,最多算是将功折罪,功过相抵,因此不封爵也很合理。
对于马士英等其他朝中势力来说,他们也不想妶玉势力太强,因此对于东林党的作妖,他们也乐见其成。
搞到最后,妶玉反而成了少数派,在朝堂上孤掌难鸣,连为自己的部下争取合理的利益都做不到。
不仅如此,他们还谈论起了“后宫不得干政”的古训,指责妶玉以女人的身份,掌握兵权和江西的行政权,乃是颠倒乾坤,阴阳倒置的祸国殃民之举。
可是当不知谁起的头,谈论起为妶玉公主选驸马的事情,他们又一改之前对妶玉的敌意,纷纷提出了自己认为合适的驸马人选。
说白了,他们都想让自己人成为驸马,因为现在的情况很明白,谁成为驸马,谁就会成为未来大明朝最大的权臣。
妶玉眼看这乱成一团的朝堂,再加上这帮人竟然私自做主,要给自己找老公,一气之下,谎称湖北有紧急军情,带着自己的人跑回了南昌。
惹不起,我总躲得起吧?
喜欢大明贞德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贞德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