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以后,贞德率领军队再一次绕道永安,这一次由于清军已经从九江撤离,因此永安和九江反而成了清军的后方。
除了白天被安排增援袁宗第和刘芳亮的吴学礼、张应祥、张应元3人以外,剩余的刘肇基、马进忠、赵无极、李书恒、 郝摇旗、高第、邵尔岱,以及九江城内的卢鼎,总计3.5万人,悉数集中到了九江城外,阿济格军的后方。
而阿济格军在白天付出一定的伤亡后,大约还有不到3万人,在瑞昌东至九江西的平原上分散扎营。
你要问为什么阿济格不担心明军绕路到他的后方袭击他?
原因很简单,他巴不得贞德把大军调到九江的平原上,来与他的八旗骑兵打一场野战。
八旗野战无敌,这话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无数次与明军的战斗中,一刀一箭打出来的!
换句话来说,你也可以理解为,阿济格是故意没有在后方平原的要害处,设置重兵防守。目的就是假装露出破绽,引诱明军绕后偷袭。
只要明军主力调到九江平原上,那么最坏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瑞昌一带的明军兵力,有利于清军向西突围。
而最好的情况是,清军能够利用骑兵的野战优势,在平原上击溃明军主力,那样一来,就可以彻底逆转这半个多月来不利的战局,阿济格甚至有可能一举翻盘,把前面所有输掉的全部赢回来!
你看,这就是赌徒心理。
所以,当阿济格从探马那里得知明军主力正在向九江方向调动后,他没有做防守的准备,而是悄悄向军队下达了今夜好好休息,天亮后在平原上与明军主力决战的命令。
他唯独没有想到的是,贞德这个疯狂的女人,她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
她……她居然要在夜里动用3.5万人,来和阿济格的3万人,在这漆黑的夜里打一场大决战!
她是怎么想的啊?夜里你的士兵看得清道路吗?分得清前后左右,东西南北吗?认得出谁是敌谁是友吗?
这……这哪里是一个统帅能做的出来的决定啊?!这不是军事外行嘛!
然而,这恰恰是贞德的神来之笔!
没错,在夜里我明军士兵是看不清道路,分不清南北,可同样的,你清军士兵也看不清、也分不明!
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如果是在白天,在平原上作战,清军的骑兵将会占据绝对的优势,3.5万明军打3万清军,清军必胜!
但是,如果是晚上打这一场决战呢?
在漆黑的夜晚,清军的骑兵优势荡然无存!
大家都是瞎子,那清军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关了灯,管你是冰冰还是凤姐,谁分得出来?说不定凤姐技术更好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明军在九江拥有本地熟悉地形的优势,由于清军几乎全部是外地人,本来就不熟悉九江的地形,再加上夜间,一旦打起仗来,很快就会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不知道哪里有路,哪里是水了。
而明军却可以在本地向导的引导下,借助对地形的熟悉,放大明军的优势!
再加上此刻明军是进攻方,在贞德“三大原则”的激励下,士兵们摩拳擦掌,就等着建功立业谋个爵位官职,封妻荫子了,因此士气如虹。
而清军由于半个多月来对九江的攻城无果,现在还被反包围起来,士气早就不行了。
尤其是占清军人数多数、原明朝的降兵们,许多人早就不想再打下去了,士气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完全是靠着八旗骑兵的武力威慑才堪堪维持住军队没有瓦解。
在这种局面下,阿济格犯下了他人生到目前为止最大的错误:低估了贞德的疯狂程度,也高估了清军此时的士气和战斗力。
就在贞德集齐大军,准备发射信号,全军突击的时候,清军军营里却自己乱了起来,只见阿济格中军大营外面火光四起,传出阵阵喊杀声。
原来是徐勇等四人联络了部分其他绝望的汉军将领,乘着夜色对阿济格本人发起了绝望的复仇。
“杀呀!”
“兄弟们!让这些不把咱们当人,拿咱们当狗的杂种下地狱去吧!”
“杀了阿济格,替死去的弟兄们报仇!杀呀!”
在3万清军重重包围中,这两三千绝望的炮灰们,就像扑火的飞蛾,大概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八旗骑兵全歼了吧!
“哈哈!老卢,今儿杀得真痛快!死了也值了!”
“老天爷,你给老子听着!老子踏马不是狗汉奸!老子是堂堂正正的汉家儿郎!来吧,狗杂种们,你爷爷我早就杀够本啦!嘿!”
贞德静静地看着前方的火光,淡淡地向身旁的刘肇基下达了命令。
“老刘,传令全军出击。”
“另外,你带着所有骑兵冲击阿济格中军大营,尽量把这些死士多救些出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不管之前犯过什么错,只要迷途知返,于国家于百姓有功,我贞德海纳百川,照样能接纳你们!
“欢迎归队,迷途的勇士们!”
喜欢大明贞德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贞德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