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狄道城南门外。
一场公开的行刑震慑全城。数十名双手沾满鲜血的匈奴军官和凶徒被验明正身,押赴刑场。城外旷野上,矗立起一座巨大的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以匈奴俘虏的首级筑成,狰狞可怖,却又带着一种残酷的威严。
陇西军民围观,哭声、骂声、欢呼声交织。仇恨得以宣泄,恐惧化为力量,凝聚力在血与火中悄然提升。
【叮!成功安抚军民,处置战俘,陇西郡民心提升至(敬服/依赖)!获得声望,信仰值+10!当前信仰值:53点!】
就在李凌全力经营陇西,抚平战争创伤之时,一支来自荥阳的钦差队伍,浩浩荡荡地抵达了狄道城下。
为首的钦差,乃是刘邦身边的一位近侍宦官(属性预估:【中行説(借用名),体质50,力量45,敏捷55,智力70,政治65,魅力60,幸运??,特长:察言观色、搬弄是非】),手持汉王节杖,面色倨傲。其身后,除了护卫甲士,竟还有数名身着少府工官服饰的匠作吏员,以及两位面色沉凝的御史台官员。
来者不善!李凌闻报,心中冷笑,率众出迎。
郡守府正堂,香案高设。
宦官尖着嗓子,宣读了刘邦的嘉奖诏书,盛赞李凌“勇冠三军,力挫胡虏,扬我国威”,赏赐金帛若干,增食邑三百户。言辞华丽,却皆是空泛之语。
宣旨完毕,宦官收起诏书,脸上堆起虚伪的笑容:“李将军,陛下还有几句口谕,命咱家私下传达。”
李凌挥手屏退左右,只留李信在侧。
宦官凑近一步,压低声音,语气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陛下闻将军制那‘水泥’神物,于守城大有裨益,龙心甚悦。然,此等国之重器,关乎社稷安危,岂可长久置于边陲?陛下之意,请将军将水泥全套制法、及那强弩改进之术,悉数交予少府工官,由朝廷统一监造,推广各边郡,如此方能惠及天下,固我汉室万世之基业啊。”他指了指身后那几位眼巴巴的工官。
图穷匕见!果然是冲着技术来的!而且不仅要水泥,连初步改进的弩械技术也盯上了!
李信在一旁闻言,脸色微变。
李凌心中怒意升腾,面上却不动声色,甚至露出一丝为难之色:“天使明鉴。非是凌藏私,实乃此法炼制极其繁复,火候、配比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凌亦是偶得古方,历经千百次失败,方有所成。其中关窍,非口传身教不能掌握。且北地、陇西烽火未熄,胡骑环视,亟需此物固防。若此时将工匠调往关中,恐误了边防大事,反为不美。不若这样,请天使回复陛下,待北疆稍定,凌必亲自遴选得力工匠,携全套技法赴长安,献于陛下,并为少府培训匠人,如此可好?”
他再次祭出“拖”字诀和“现场培训”的理由,合情合理,让人难以反驳。
那宦官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却也不好强行逼迫,只得干笑两声:“将军忠心为国,咱家自是知晓。既如此,咱家便如此回复陛下。只是这几位少府匠官,奉丞相之命,欲在陇西观摩学习一番,还请将军行个方便。”他这是要留人窥探!
“此乃应有之义。”李凌爽快答应,“李郡守,好生接待几位匠官,凡不涉机密之处,皆可观摩。”他特意强调了“不涉机密”,划下红线。
“下官明白。”李信躬身领命。
打发走钦差,李信忧心忡忡:“将军,朝廷此意,恐非仅是索要技术那么简单……”
“我知道。”李凌目光冰冷,“这是萧何的阳谋,亦是刘邦的试探。无妨,他们想看,就让他们看。核心技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即可。你派人‘好好’陪着那些匠官,让他们看看我陇西军民是如何同心抗敌、重建家园的。至于水泥配方和弩机核心部件……带他们去看最初级的作坊即可。”
“诺!”李信心领神会。
然而,朝堂的觊觎尚可周旋,那隐匿于暗处的“影傀”,却已然展开了更毒辣的行动。
是夜,狄道城,新设的伤兵营。
由于伤员众多,临时征用了多处民宅。其中一处较大的院落,收治了数十名重伤员,由郡中医师和民间郎中共同照料。
子夜时分,万籁俱寂,唯有伤员的呻吟和鼾声此起彼伏。
两条如同鬼魅般的黑影,悄无声息地翻过院墙,落地无声。他们身着夜行衣,动作矫健异常(属性预估:【影傀毒士,体质65,力量60,敏捷80,智力75,政治50,魅力40,幸运??,特长:用毒、隐匿】)。
其中一人打了个手势,另一人点头,从怀中掏出几个小巧的皮囊和一支细长的竹管。两人分工明确,一人望风,一人如同狸猫般潜入伤兵居住的屋舍。
借着微弱的月光,那潜入者精准地找到几处水源——屋角的水缸、煎药的陶罐、甚至个别重伤员床头的清水碗。他用竹管吸取皮囊中的无色无味液体,小心翼翼地滴入其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