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患未靖,强敌环伺,王命又至……李凌感到肩上的压力如山般沉重。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眼前四位核心班底,沉声道:“诸位,汉王诏书已至,召我赴荥阳面陈‘奇器’之事。我意已决,不日便将启程。”
众人闻言,神色皆是一凛。
“此行吉凶未卜,宛城乃我等根基,绝不容有失。我走之后,宛城军政大事,便托付于诸位了!”
“请将军吩咐!”四人齐齐躬身。
“韩兄!”李凌首先看向韩信。
“在。”
“我命你为留府参军,总摄南阳军政,代行将军职权!宛城防务、军队操练、应对楚军袭扰,一应事宜,皆由你决断!”
韩信眼中闪过一丝波动,旋即恢复平静,拱手道:“信,领命。必竭尽全力,保南阳无虞。”
李凌此举,无疑是将最大的权力交给了韩信,这是莫大的信任,亦是巨大的考验。
“王都尉!”
“末将在!”
“你辅佐韩参军,主管郡兵及四境巡防,清剿残余楚谍,确保境内安宁!”
“诺!末将定辅佐韩参军,万死不辞!”
“陈先生!”
“下官在!”
“你总揽内部监察、情报搜集与反谍事宜!继续深挖‘影傀’线索,监控所有可疑人员,尤其是与程邈、萧文有过接触者!若有异动,准你先斩后奏!”
“遵命!下官必让宵小无所遁形!”
“娄先生!”
“敬在!”
“你负责民政、财政及招贤馆事宜!安抚百姓,鼓励农耕,管理仓廪,并继续为我招揽各方人才。宛城稳定,后勤无忧,方为前线之保障!”
“敬,必不负所托!”
权力分工,条理清晰,各司其职,又相互制衡。韩信总揽全局,王陵掌军,陈平掌谍,娄敬掌民,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固的留守架构。
四人再次躬身:“我等必同心协力,固守根基,恭候将军归来!”
李凌点点头,心中稍安。有这四人在,只要内部不乱,外部楚军短期内应无法对宛城造成致命威胁。
“赵老四!”他唤道。
“末将在!”一直侍立在远处的赵老四立刻上前。
“玄甲营损失,即刻从全军精锐中择优补充,恢复五百满编!由你统带,加紧操练!另,精选一百名最忠诚悍勇之士,随我赴荥阳!”
“诺!”赵老四眼中闪过激动与决绝。将军赴龙潭虎穴,他誓死相随!
安排妥当,李凌让众人各自去忙,独自留下韩信。
“韩兄,”李凌看着这位历史上功高震主、结局凄凉的兵仙,语气诚恳,“宛城交给你,我放心。然,朝堂之事,诡谲更胜战场。我此去荥阳,若有……若有万一,宛城诸事,便全赖兄长了。必要时,可……自行决断。”最后四字,意味深长。
韩信深深看了李凌一眼,缓缓道:“将军以国士待信,信必以国士报之。荥阳虽险,然将军非常人,自有天命庇佑。信在宛城,静候佳音。”
两人对视,一切尽在不言中。
数日后,宛城将军府。
李凌即将启程。府衙前,百名玄甲锐卒肃立,甲胄鲜明,杀气凛然。十辆大车装载着进献的贡品、水泥成品样本、新式耒耜、以及部分军械改良图纸。
李凌一身便服,与留守四人做最后交代。
“赴荥阳之奏章,已以六百里加急发出。我将于途中‘偶遇’汉王使者,一同前往。”李凌对娄敬道。
“将军放心,奏章言辞恳切,分寸得当。”娄敬点头。
“匠作监那边,继续生产水泥,优先加固宛城、涅阳城防。其余技术,暂缓推广,一切待我归来再议。”
“明白。”
“若……若荥阳有变,或我久无音讯,”李凌压低声音,对陈平道,“可启动‘暗线’,通过巴蜀商路,与汉中联络。”这是他预留的一条极其隐秘的退路。
“下官谨记。”
一切交代完毕,李凌翻身上马。
“出发!”
车队缓缓启动,向着西北方向,踏上了前往荥阳的未知旅程。
就在李凌离开宛城的同一天。
南阳郡与南郡交界的莽莽群山中,一处人迹罕至的隐秘山谷。
那名从宛城消失的仓曹吏(属性预估:敏捷75+,隐匿特长),正恭敬地跪在一个背对着他的、笼罩在黑色斗篷中的身影前。
“主上,程邈已死,线索已断。李凌已中计,前往荥阳。一切按计划进行。”仓曹吏的声音毫无感情。
黑袍人缓缓转身,脸上戴着一副狰狞的青铜鬼面,声音嘶哑低沉,仿佛金石摩擦:“很好……荥阳,才是他的葬身之地。范增老儿的棋盘,该由我们‘影傀’来执子了……通知‘赤蛇’,启动‘惊蛰’计划。”
“诺!”仓曹吏身影一晃,再次融入阴影之中,消失不见。
黑袍鬼面人抬头,望向北方,面具下的目光,冰冷而残酷。
“李凌……紫霄神帝?哼,这盘千年之棋,你,不过是颗刚刚落下的棋子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