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满之名,借由那封刺史充满惊疑的紧急公文,如同插上了翅膀,一夜之间传遍了州府官场。“驱使蝗群”、“作法禳灾”等光怪陆离的传言,混杂着“烟烽毒饵”、“以蝗易粮”等较为切实却同样令人难以置信的事迹,将她渲染得近乎神异。永安县在这场席卷数州的浩劫中独善其身,不仅保住了大部分收成,竟还能“驱赶”蝗群,这近乎奇迹的功绩,最终也惊动了朝廷。
这一日,永安县衙旌旗招展,净水泼街。钦差大臣,一位身着绯袍、面色肃穆的户部郎中,在一众州府官员(包括那位心中惊疑未定的刺史)的簇拥下,驾临这偏远小县。王县令早已率领县衙上下,跪迎在衙门外,心中又是激动,又是惶恐。
钦差此行,明为核查灾情,表彰功绩,暗地里,最重要的使命,便是要亲眼见见那位传说中的“赵小满”,并拿到那足以“左右天灾”的“治蝗秘方”!此等奇术,若能为朝廷所用,于国于民,皆是莫大福祉,此乃大功一件;然若其人心怀叵测,或秘术有伤天和,则又另当别论。
大堂之上,香案高设,气氛庄严。钦差端坐主位,目光如电,扫过堂下众人。王县令战战兢兢,将蝗灾前后之事,尤其是赵小满与立身堂如何带领全县军民抗灾之事,详细禀报,虽极力客观,言辞间仍不免带上推崇与感激。
“传,赵小满。”钦差声音平稳,却自带威严。
堂下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那从门口稳步走入的女子身上。她依旧是一身粗布衣裳,洗得发白,却干净整洁。面对满堂朱紫高官,她目光平静,举止从容,并无寻常村妇的畏缩之态,只依礼微微躬身,道:“民女赵小满,见过钦差大人,各位大人。”
这份不卑不亢的气度,先就让堂上众官心中暗自称奇。
钦差仔细打量了她片刻,缓缓开口,直奔主题:“赵小满,本官奉旨查勘灾情。闻你于此次蝗灾之中,有力挽狂澜之功,保全一县生灵,此乃大善。然民间多有传言,说你或有秘术,可驱赶蝗群,甚至……作法转向。本官今日前来,一为核功,二为求实。你究竟所用何法?其中可有不可对人言之处?须知朝廷赏功,亦要明察秋毫,不可混淆视听。”
话语间,既有褒奖,也有敲打与试探。
赵小满抬起头,目光清澈,直视钦差,声音清晰而坚定:“回大人。民女并无呼风唤雨、驱使虫豸之能,更不懂作法之事。所有所为,不过是一些从古籍杂记中看来、结合乡野实际摸索出的笨法子,仰仗全县官民一心,方才侥幸成功,绝非什么秘术。”
接着,她便将“烟烽护田”、“毒饵诱杀”之法的原理、操作细节、所需物料、注意事项,乃至其中蕴含的风险(如曼陀罗之毒需严控),毫无保留,娓娓道来。她甚至呈上了早已准备好的、详细记录步骤和配比的“方子”,以及立身堂统计的物资消耗、人力调配记录,条理分明,数据详实。
她没有丝毫藏私,仿佛献出的不是可以换取荣华富贵的“秘方”,而只是一件寻常的农家技艺。
堂上众官,包括那位刺史,听得目瞪口呆。他们原以为会是何等玄奥难言的秘法,却没想到竟是如此……接地气,甚至带着几分粗粝和冒险!但细想其原理(干扰、诱杀、利用蝗虫习性),又觉合情合理,绝非虚妄。那“作法驱使”的谣言,在此刻不攻自破。
钦差看着手中那卷写得密密麻麻、甚至画着简易示意图的“方子”,再看向堂下那名神色坦荡、毫无机心的女子,心中震撼无以复加。此法若真能推广,其价值,远胜万千金银!此女之才,其心之公,实属罕见!
他深吸一口气,神色缓和下来,甚至带上了一丝敬意:“原来如此!竟是这般巧思妙法,结合人力,以抗天灾!赵小满,你献此奇策,活民无数,功在社稷!本官定当据实上奏,为你请功!朝廷必有重赏!”
他一挥手,早有随从端上一个沉甸甸的托盘,上面盖着红布,掀开后,是白花花的官银,足有数百两之多,光芒几乎晃花了人眼。
“这些赏银,乃本官特批,先行赏赐于你!聊表朝廷嘉许之意!”钦差语气慷慨。
堂上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叹和羡慕之声。王县令更是喜形于色,与有荣焉。
然而,赵小满的目光在那盘白银上只停留了一瞬,便移开了。她再次躬身,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如同平地惊雷:
“民女谢大人厚爱,谢朝廷恩典。然此方并非民女一人之功,乃全县百姓齐心协力、乃至以命相搏所得。民女不敢独享此赏。”
她略一停顿,抬起头,目光灼灼,仿佛有火焰在其中燃烧,说出了那句石破天惊的话:
“民女斗胆,恳请大人,将这些赏银,以及民女微末之功,换取一物——”
整个大堂瞬间鸦雀无声,所有官员都屏住了呼吸,难以置信地看着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荒村被卖女:握锄头砸烂重男轻女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荒村被卖女:握锄头砸烂重男轻女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