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娘之事尘埃落定,如同一块顽渍被硬生生从锦绣华服上剜去,虽留下些许痕迹与隐痛,但侯府表面终究是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与平静。下人们行事愈发谨慎规矩,生怕触了主子的霉头,尤其是对新夫人明兰,更是敬畏有加。顾廷烨与明兰之间,因共同经历了这场风波,关系愈发默契深沉,一种基于信任与认可的纽带悄然紧固。
然而,这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从未止息。
这日清晨,明兰按例前往寿安堂向小秦氏请安。初夏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堂内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檀香,一切看起来安宁祥和。
小秦氏端坐在上首的紫檀木罗汉床上,身着绛紫色缠枝莲纹褙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套素净的银头面,手中依旧缓缓捻动着那串沉香木佛珠。她脸上带着惯常的、慈和温婉的笑容,见明兰进来,便亲切地招手让她到近前坐下。
“好孩子,快来坐。”小秦氏语气柔和,目光在明兰脸上细细打量了一番,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关切,“瞧着气色比前几日好些了,只是眼底还有些青影,想必是前番那起子糟心事,让你劳心劳力,未曾好生安歇。可要仔细身子,莫要太过操劳了。”
明兰依言在下首坐了,垂眸恭谨应答:“劳母亲挂心,儿媳年轻,歇息两日便无碍了。倒是母亲为府中事务操心,更应保重才是。”
小秦氏叹了口气,捻动佛珠的速度微微加快,脸上露出痛心与后怕交织的神情:“唉,说来真是……谁能想到那曼娘竟是如此包藏祸心、胆大妄为之徒!如今想起来,还叫人脊背发凉。也多亏了你,明兰,若非你心细如发,洞察奸邪,我们侯府怕是要遭大难了。”她话语间满是赞赏,仿佛真心为明兰的功劳感到欣慰。
明兰微微欠身,语气依旧谦逊:“母亲过誉了,此乃儿媳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小秦氏话锋却不着痕迹地一转,声音压低了些,带着几分推心置腹的担忧:“话虽如此,你年纪轻,有些事或许思虑得不够周全。母亲是过来人,少不得要多嘴提醒你一句。”
她稍稍前倾了身子,目光显得格外真诚:“那日你当众揭穿曼娘,条分缕析,证据确凿,确是痛快,也解了侯府之危。只是……这手段,在外人看来,是否略显……过激了些?”
她观察着明兰的神色,见明兰依旧垂眸静听,便继续道:“你想想,曼娘毕竟……毕竟也曾是烨哥儿身边伺候过的人,还育有一子……虽说那孩子来历不明,但终究是一条人命。你这般雷厉风行,当场验水、对质、揭穿,固然是干净利落,可落在不知内情的外人眼里,难免会觉得你这位新主母……手腕太过强硬,不留余地。这……恐怕于你的名声,乃至于是烨哥儿和咱们侯府的声誉,都未必是好事啊。”
她语重心长,字字句句仿佛都在为明兰和侯府着想:“母亲是怕,有人会借此嚼舌根,说你容不下人,手段狠厉。这内宅之事,有时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若能稍稍缓一缓,私下里处置,或许更能显得宽厚,也免了那些闲言碎语。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番话,可谓绵里藏针。表面上是在关心明兰的名声和侯府的声誉,实则是在暗示明兰行事过于激进,不够“宽厚”,有损妇德,甚至可能连累顾廷烨被非议。若明兰是个心思单纯或耳根子软的,听了这番“肺腑之言”,难免会心生忐忑,甚至对自己当日的做法产生怀疑。
明兰心中清明如镜,岂会听不出小秦氏话中的挑拨之意?她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向小秦氏,正欲开口,却听得门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帘子被掀开,顾廷烨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显然是刚下朝回来,身上还穿着麒麟补子的朝服,更显威严挺拔。他目光扫过堂内,在小秦氏和明兰脸上略一停留,便迈步走了进来。
“母亲安。”顾廷烨拱手行礼,声音平稳。
小秦氏见了他,脸上笑容更盛:“烨哥儿回来了,今日朝堂无事吧?快坐下歇歇。”她似乎想将刚才的话题轻轻揭过。
顾廷烨却并未就坐,而是走到明兰身侧站定,目光直视小秦氏,淡淡道:“方才在门外,似乎听到母亲在与明兰谈论前几日曼娘之事?”
小秦氏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随即恢复自然,叹了口气道:“正是。我方才还在与明兰说,她此次立了大功,只是年轻人办事,难免思虑不周,手段直接了些。我是担心,这般雷厉风行,恐惹来外人非议,于她名声和侯府声誉有碍,故而提醒她日后处事还需更圆融些才好。”
她巧妙地将自己的挑拨,包装成了嫡母对儿媳的关切与教导。
顾廷烨闻言,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冷哼一声,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母亲多虑了。”
他转向明兰,目光中带着明确的维护与肯定,语气斩钉截铁:“夫人当日处置,并无任何不当之处。曼娘罪证确凿,其行径乃混淆宗祧、欺瞒家主之十恶不赦大罪!对此等包藏祸心之徒,若还讲什么宽厚缓办,岂非纵容奸邪,自毁长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知否?藏慧于拙是真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知否?藏慧于拙是真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