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寿辰将近,明兰开始准备寿礼。她想起那方被墨兰毁坏又重获新生的山水绣,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何不绣一幅残缺之美的梅花图?
这日,明兰来到祖母房中请教。她拿出一张草图,上面画的是一株苍劲的梅枝,但枝条多有断折,花瓣零落,别有一番历经风霜的韵味。
“祖母,”明兰轻声问道,“明儿想绣这样一幅梅花图,题一句诗。记得古人有什么诗句是咏梅的?”
老太太仔细看了草图,眼中闪过讶异:“这构图倒是别致。咏梅的诗句很多,但配你这幅画...”她沉吟片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两句可好?”
明兰眼睛一亮:“这两句真好。不知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是陆放翁的《卜算子·咏梅》。”老太太缓缓吟诵全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明兰听得入神:“'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这意境真好。”
老太太意味深长地看着她:“你可明白这词的深意?”
明兰想了想,轻声说:“明儿觉得,是说梅花不与百花争艳,即使零落成泥,香气依旧。就像...就像有些人,不与人争抢,但风骨不改。”
老太太欣慰地点头:“说得不错。但这词还有更深一层意思:越是艰难处境,越要保持本心。”
明兰郑重地记下:“明儿明白了。”
她开始动手刺绣。这次的绣法与以往不同,她特意选了深浅不一的灰褐色丝线绣枝干,让梅枝显得苍老遒劲;花瓣则用淡粉和白色,绣得稀疏零落,仿佛经过风雨摧残。
最妙的是,她在几处断枝处用了特殊的针法,让绣面微微凸起,仿佛真的被折断一般。零落的花瓣也绣得极其精细,仿佛随时会飘落。
绣到“零落成泥”处,她用了深褐色的丝线,绣出泥土的质感,几片花瓣半埋其中,却依然保持着完整的形态。
整个刺绣过程,明兰格外用心。她一针一线都蕴含着对词意的理解,将“残缺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日,墨兰又来“探望”,见明兰绣的竟是残梅,不由嗤笑:“六妹妹怎么绣起残花败柳来了?父亲寿辰,该绣些喜庆的才是。”
明兰头也不抬:“明儿觉得,残梅别有风骨。”
墨兰越发觉得可笑:“什么风骨不风骨的。你这礼物送出去,怕是会惹父亲不高兴呢。”
明兰不再理会,继续专心刺绣。墨兰自觉无趣,悻悻离去。
终于,在父亲寿辰前一日,绣品完成了。明兰又特意练习了陆游的那句词,准备题在绣品上。
寿辰那日,盛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姐妹们依次献上寿礼。
墨兰送的是一尊玉雕寿星,用料上乘,雕工精细,价值不菲。如兰送的是一套文房四宝,也是贵重之物。
轮到明兰时,她捧出那幅残梅绣品。众人见了,皆是一愣。
那绣品上的梅花枝干苍劲,却多处断折;花瓣零落,半入泥土。与常见的喜庆寿礼截然不同,反而透着几分苍凉。
盛紘微微蹙眉:“明兰,这是...”
明兰轻声解释:“女儿绣的是陆放翁咏梅词意:'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愿父亲如梅般风骨长存,历尽风霜,不改其志。”
这时,席间一位老儒生惊叹道:“好!好一个'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绣品意境深远,非同一般啊!”
另一位文士也赞道:“确实难得。看似残缺,实则蕴含深意。盛兄好福气,有女如此蕙质兰心!”
盛紘这才仔细观赏绣品,越看越觉得精妙。那残枝断干中自有一股不屈的力量,零落花瓣中自有一份坚守的芬芳。他不由动容:“明兰有心了。这礼物,为父很喜欢。”
墨兰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她没想到明兰这看似不吉的礼物,反而得了满堂彩。
林噙霜忙打圆场:“明兰果然心思灵巧。不过墨兰的玉雕也是极用心的,光是选料就花了三个月呢。”
盛紘点点头,却仍拿着明兰的绣品细细观赏:“这题字也是你写的?”
明兰乖巧回答:“是明儿模仿祖母笔迹练的,让父亲见笑了。”
盛紘叹道:“笔力沉稳,颇有风骨。看来在祖母身边,你确实长进不少。”
宴会后,盛紘特意将明兰叫到书房,问她如何想到绣这样一幅作品。
明兰轻声回答:“明儿前些日子读陆放翁的词,深有感触。觉得人生如梅,难免经历风霜,但重要的是保持本心。”
盛紘若有所思:“你说得对。为父为官这些年,何尝不是历经风霜...”他忽然问,“这些道理,是祖母教你的?”
明兰摇头:“祖母只教明儿读书明理,这些感悟是明儿自己体会的。”
盛紘更加惊讶。他没想到这个平日不声不响的女儿,竟有这般深刻的见解。
当晚,盛紘难得地宿在了王氏房中。夫妻二人说起今日寿礼,盛紘感叹道:“明兰这孩子,看似朴素,实则内秀。那幅残梅绣品,意境深远,非寻常闺秀所能及。”
王氏也道:“确实难得。听说那词句还是她自己选的,真是蕙质兰心。”
这话传到林噙霜耳中,她又急又气。墨兰更是摔了手中的茶盏:“我花了百两银子买的玉雕,倒不如她一方破绣品!”
而明兰,依旧每日去寿安堂请安学习,仿佛寿礼之争从未发生过。但她心中明白,经过此事,父亲对她刮目相看,而墨兰母女对她更加嫉恨。
晚间,明兰在日记中记下今日所思:残缺非缺,是为大美;风霜非摧,是为砺志;父亲另眼,更需谨慎。
她想起祖母的教诲,心中更加清明。在这深宅大院中,她不需要与人争抢,只需要保持本心,静待时机。
藏拙守愚,不是懦弱,而是大智若愚。
而她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她会越来越懂得如何在这复杂的宅院中生存。
如同祖母教导的那般:真正的智慧,在于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而她,正在一步步掌握这种智慧。
喜欢知否?藏慧于拙是真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知否?藏慧于拙是真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