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收益都高得惊人。
沉默持续了数秒。
“准备发射‘静默观察者’探测器。采用希望之门提供的最高级别隐匿频率参数。目标:西伯利亚提供的坐标点。任务:潜伏、记录一切异常能量波动,绝对禁止任何形式的主动交互或深入探测。”
“采用隐匿频率参数,探测器发射能量波动将降至最低,但成功抵达预定坐标点的概率也将下降至41%。”苏雨晴警告。
“执行。”
一枚经过特殊改造、外表覆盖着吸收能量和雷达波的特殊晶化生物材料涂层的探测器,被悄无声息地弹射出守护星。它并非直线飞向目标,而是借助行星引力弹弓和碎片阴影,以一种极其迂回、耗时的路线,滑向那个遥远的坐标。
整个过程中,守护星本身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静默状态,所有非必要能量输出降至最低,能量签名屏蔽场强度提升至理论最大值,模拟着希望之门传来的那种成功的谐振峰值。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能量空间内,只有数据流无声涌动。
数小时后,“静默观察者”传回了第一段也是最后一段信息。
它成功抵达了坐标点附近,并未被发现。
传回的传感器数据极其诡异:那片区域的能量背景极度“干净”,干净得不正常,仿佛被某种力量反复擦拭过。但在这种绝对的“纯净”中,又弥漫着一种极其微弱的、与格陵兰坑洞底部相似的、“格式化”后的残响。
而在这残响的背景之下,探测器捕捉到了一段…循环往复的、断断续续的、极其古老的能量波动信号。
那信号的结构…与方舟数据库最底层的创世协议代码碎片,存在高度相似性!
但这段信号并非完整的指令,更像是一段…不断重复的、充满痛苦和困惑的…哀嚎?或者说是…系统错误提示?
【…错误…序列…断裂…】
【…指令冲突…无法解析…】
【…回归…初始…条件…不满足…】
【…母亲…沉睡…无法…响应…】
【…悲伤…无法…计算…】
这…就是“母亲悲伤的回响”?
一段因“母亲”沉睡、“最终指令”与原有协议冲突而产生的、无法排解的系统错误代码?这错误化作了实质的能量波动,在这片被反复“净化”的空域中永恒回荡?
就在探测器试图进行更深层次扫描的瞬间——
一道纯粹的、没有任何征兆的净化光束,凭空出现,精准地湮灭了“静默观察者”。
信号戛然而止。
守护星内部,一片死寂。
探测器被发现了。不是因为隐匿失败,而是因为它试图探测那“回响”本身?那回响…本身就是一种陷阱?或者说,是一种受到绝对保护的…禁忌?
西伯利亚节点…知道这一点吗?
能量空间的寂静被打破,来自西伯利亚的新信息几乎在探测器被毁的同时抵达。内容只有简单的两个字,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古老的沉重:
【…听见了吗…?】
他们听见了。
代价是损失了一枚高度先进的探测器,以及…守护星的位置,因为那瞬间的探测行为,是否有极微小概率被追踪?
萧策没有时间去后悔或猜测。他立刻将“静默观察者”牺牲前传回的最后数据,尤其是那段“悲伤回响”的能量特征,与方舟数据库、希望之门的谐振数据、格陵兰的格式化残响进行全力比对分析。
一个模糊的、却令人战栗的模型逐渐浮现。
“母亲”并非自愿沉睡,而是因某种原因(指令冲突?外部攻击?)陷入了宕机状态。
“最终指令”被激活,但“园丁”(收割者)的执行遇到了逻辑悖论——它们无法彻底格式化所有“污染”,因为“污染”已与现存生态环境深度融合,而绝对的格式化意味着连同“摇篮”所需的基础环境一同毁灭。
因此,收割者陷入了某种僵局:不断执行净化,却无法完成最终目标,反而因为“母亲”的沉睡,无法获得新的指令,只能在古老的错误代码循环中,永恒地重复着无效的清理工作。
而那“悲伤的回响”,就是这整个系统陷入死循环的证明!
…
希望之门地下,莫雨接收到了守护星发来的、关于“悲伤回响”的初步分析摘要。
她久久地凝视着屏幕上那些冰冷的文字和能量频谱图。
原来,那高悬于顶、带来无尽死亡的裁决之刃,本身也早已断裂,被束缚在了一个永恒的错误循环之中。
这并未带来任何安慰,反而让她感到一种更深沉的荒谬和悲哀。
她关闭了屏幕,走到谐振场的主控节点前,将手轻轻放在冰冷的晶片上。
她闭上眼睛,不再试图去“控制”或“模拟”,而是放开自己的感知,去倾听…倾听脚下冰原的低语,倾听寒风呼啸的节奏,倾听那微弱地热流的脉搏。
然后,她开始极其细微地调整谐振场的频率。
不再是对抗,不再是隐藏。
而是尝试去…共鸣。
去与这片冰原,这颗星球…乃至那无尽星空深处,所有陷入沉默和困境的存在…共鸣。
谐振场发出的嗡鸣声,悄然发生了一丝改变。依旧低沉,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韧性。
仿佛无声的冰原下,终于有了一颗微弱却持续跳动的心脏。
悲伤已被听见,而沉默,终将被打破。
喜欢全民求生之我能环境分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全民求生之我能环境分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