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以辰那番雷霆万钧的澄清,如同一场酣畅淋漓的暴雨,将网络上那些乌烟瘴气的质疑冲刷得一干二净。舆论彻底反转,之前那些嘲讽的声音变成了对“神仙爱情”的羡慕和对林清音才华的认可。笼罩在林清音心头的阴霾彻底散去,她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即将到来的交流音乐会中。
这是她在萨尔茨堡的第一次正式公开演出,意义非凡。她选择的曲目是她那份备受导师好评的融合创作——《月影敦煌》。这首曲子将她擅长的古筝与德彪西印象派音乐的朦胧色彩、以及少许她新接触的欧洲电子音乐元素相结合,试图描绘一幅月光下古老东方与西方文明遥相辉映的梦幻图景。
排练、走台、调试设备……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随着音乐会日期临近,紧张和期待交织在林清音心头。她无数次想象过演出时的场景,台下坐着严肃的导师、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和可能出现的专业乐评人。她渴望用这场演出证明自己,不仅仅是为了回应质疑,更是为了向自己、也向远方的他证明,她的旋律,足以在世界级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音乐会当天傍晚,林清音在后台化妆间做着最后的准备。看着镜中穿着水蓝色定制礼服、妆容精致的自己,她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过于急促的心跳。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衣领上那枚从未离身的古筝与鼓槌胸针,冰凉的触感似乎带来了一丝奇异的力量。
“林,还有十五分钟开场,你可以到侧幕准备了。”工作人员探头提醒。
“好的,谢谢。”林清音站起身,最后检查了一下指甲和袖口,抱着她的便携式电古筝,走向舞台侧面的候场区。
音乐厅里已经座无虚席,灯光暗下,只留下舞台中央一束追光,打在深红色的幕布上。观众们低声交谈着,空气中弥漫着期待。
林清音站在侧幕的阴影里,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砰砰”跳动的声音。她忍不住再次望向观众席,目光扫过前排的导师和评委,扫过那些陌生的西方面孔……忽然,她的目光在观众席中后排,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猛地定格!
那里坐着一个穿着黑色高领毛衣和深灰色大衣的男人。他微微低着头,碎发遮住了部分眉眼,侧脸线条在昏暗的光线下利落得如同雕刻。他独自一人坐在那里,与周围略显嘈杂的环境格格不入,周身散发着一种熟悉的、生人勿近的冷感。
江以辰?!
林清音瞬间屏住了呼吸,大脑一片空白,几乎以为自己是因为紧张出现了幻觉!他怎么可能会在这里?他昨天视频时还在国内的工作室,说有个重要的混音会议!
似乎是感受到了她灼热的目光,那个男人缓缓抬起头,视线穿越半个音乐厅的距离,精准地、毫无偏差地,捕捉到了站在侧幕阴影里的她。
四目相对。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
舞台的追光并未照到他,但他那双在昏暗中依旧亮得惊人的桃花眼,却仿佛自带光源,清晰地映入了林清音的眼底。没有惊讶,没有笑意,只有全然的、沉静的专注,和一种无声却强大的力量,透过空气,稳稳地传递过来。
他对着她,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
动作幅度小到几乎看不见,但林清音就是接收到了——那是他惯有的、带着肯定与命令意味的示意,仿佛在说:“看着我,跟着我,你可以。”
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暖流和酸涩同时冲上林清音的鼻腔和眼眶,让她差点当场落泪。所有的紧张和不安,在看到他身影的这一刻,奇异地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和勇气。
他来了。跨越千山万水,在她最重要的时刻,如同守护神般,悄无声息地降临。
主持人报幕的声音响起,念出了她的名字和曲目《月影敦煌》。
林清音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观众席那个角落,深吸一口气,挺直脊背,抱着古筝,步履沉稳地走上了舞台。
追光灯打在她身上,水蓝色的礼服和古朴的古筝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她走到舞台中央的演奏位置,坐下,调整话筒,将手指轻轻搭在琴弦上。
她没有再看观众席,而是微微闭上了眼睛。脑海里,不再是空泛的紧张,而是敦煌壁画的飞天、是德彪西笔下的月光、是萨尔茨堡秋日的层林、是……他刚才那双沉静专注的眼睛。
当她再次睁开眼时,眼神已是一片清明与坚定。指尖落下——
“铮——嗡……”
一声带着混响效果、空灵而悠远的泛音响起,如同月光刺破云层,瞬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听觉。
紧接着,一连串如同壁画上舞女飘带般流畅婉转的轮指铺陈开来,古筝特有的颗粒感与电子合成器模拟出的朦胧音色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古老又现代、既东方又世界的奇异氛围。
她的演奏比任何一次排练都要投入,都要充满情感。指尖在琴弦上飞舞,时而如细雨润物,时而如风沙掠过,将那份文明交融的梦幻与壮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她不再仅仅是演奏一首曲子,而是在用音乐构建一个世界,一个她和他,以及所有聆听者都能感受到的、关于美与理解的世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学长,这里不可以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学长,这里不可以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