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艺阁出来,凌九天并未返回听竹峰,而是径直走向了万卷阁。五百贡献点看似不少,但对于动辄需要数千甚至上万贡献点才能兑换的高深功法、稀有丹药而言,仍是杯水车薪。他需要精打细算,将这些贡献点用在刀刃上。
再次踏入万卷阁浩瀚的书海,凌九天目标明确。他直接略过了那些属性功法、攻击术法的区域,而是走向了存放基础理论、灵力本质研究以及杂学见闻的偏僻书架。《万物律动初解》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但他需要更多的“砖石”来搭建属于自己的道基。
他首先找到了一枚名为《灵气本质探微》的玉简,耗费了五十贡献点。其中详细阐述了不同属性灵气的细微差别、能量形态转换的基础原理,虽然并未直接提及“振动”,但其深入的能量结构分析,正好与《初解》相互印证,让他对灵气的认知更为立体。
接着,他又花费八十贡献点,兑换了一枚《神魂韧性与凝练初探》的玉简。坠龙涧中变异阴鳞蟒的精神污染攻击让他意识到,除了灵力修为,神魂的强度与抗性同样至关重要,尤其是未来可能面对更多黑潮侵蚀的情况下。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一枚看起来颇为古旧,名为《星垣杂录·上古轶闻抄》的玉简上,仅需二十贡献点。简介语焉不详,只说是某位前辈游历星垣界时记录的零散见闻,真伪难辨。凌九天心中一动,他想到了地球的上古神战封印,想到了星垣界可能存在的关联,便将其兑换下来。
带着三枚玉简,凌九天没有离开,而是在万卷阁内寻了一处僻静的角落,设下简单的隔音禁制,便开始沉浸其中。
《灵气本质探微》与《万物律动初解》相互参照,让他收获良多。他不再仅仅将灵气视为一种能量,而是能初步“解析”其内部更细微的“能量弦”振动模式。火灵气的暴烈源于其高频短波,水灵气的绵长在于其低频长波,土灵气的厚重则是多种频率叠加后的稳定态……这种认知层面的提升,让他对自身混沌灵力的掌控,以及对周遭环境的感知,都跃升了一个台阶。
《神魂韧性与凝练初探》则提供了几种锤炼神识、固守心神的基础法门。凌九天尝试运转,结合自身强大的精神本源(部分源于时渊之瞳的觉醒),能感觉到神识似乎更加凝练了一丝,对外界精神干扰的抵御力也有所增强。
当他将神识投入那枚《星垣杂录·上古轶闻抄》时,起初看到的都是一些光怪陆离、近乎神话的传说,什么天外陨星落而引发宗门大战,什么绝地之中有古修洞府现世等等,难辨真假。
然而,就在他准备放弃时,一段不起眼的记载吸引了他的注意:
“……曾闻极西‘无尽沙海’深处,有古城遗迹,其建筑风格迥异今古,非石非木,坚不可摧,偶有流光异彩浮现。有冒险者深入,称其内空无一物,唯中央有巨大深坑,似被某种无法理解之力瞬间湮灭所致,坑壁光滑如镜,残留法则至今紊乱,金丹修士亦不敢久留。疑为上古‘天倾之祸’残留……”
无尽沙海?天倾之祸?
凌九天心中剧震。“天倾之祸”这个词汇,他在噬魂崖底那神秘的双生棺椁附近感受到的残留意念中,似乎隐约提到过!而那“非石非木,坚不可摧”的建筑风格,以及“被无法理解之力瞬间湮灭”的描述,让他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高科技文明,或者……某种超越寻常修真文明的力量碰撞?
难道这“天倾之祸”,就是指上古时期,地球神族与敌对力量(很可能是原初之暗)爆发的那场导致地球被封印的战争?其战场波及,竟然延伸到了这星垣界?
这个发现让他呼吸都有些急促。如果猜测为真,那么这“无尽沙海”的古城遗迹,很可能就是一处上古神战的战场遗址!那里,或许残留着更多关于那场战争,关于黑潮,甚至关于地球封印的线索!
他将这段记载牢牢记住。无尽沙海位于星垣界极西之地,环境恶劣,空间不稳,是着名的险地之一,绝非现在的他能够探索的。但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将三枚玉简中的内容初步消化后,凌九天离开了万卷阁。此时已是深夜,星辉漫天。
他没有回洞府,而是来到了主峰山脚一处僻静的山谷。这里灵气相对充裕,且少有人来。他想要验证一下今日所得。
他盘膝坐于一块青石之上,屏息凝神,全力运转《万物律动初解》。这一次,他不只是感知,而是尝试主动去“调和”周身一定范围内的灵气振动。
原初丹海缓缓旋转,散发出一种奇特的波动。在他的引导下,周围原本杂乱交织的各属性灵气,开始缓慢地、自发地调整着彼此的“频率”,不再是互相冲突、抵消,而是逐渐趋向一种更和谐、更有序的“共鸣”状态!
以他为中心,方圆十丈内的灵气,变得异常温顺、纯净,甚至隐隐散发出一圈肉眼难见的柔和光晕。在此范围内修炼,引气入体的效率,以及对灵力的炼化纯度,都将得到显着提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时渊九重奏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时渊九重奏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