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晨曦新生
清晨的阳光如同一支金色的画笔,轻轻地拨开了厚重的云层,将温暖的光芒洒向了花林村。整个村庄仿佛被一层金色的纱衣所笼罩,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
泠霜缓缓地推开那扇有些老旧的窗棂,伴随着一阵轻微的“吱呀”声,清新的空气如同一股清泉般涌入房间。那股清风中,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和花朵的香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她静静地站在窗前,远眺着村庄的田野。远处,村民们已经早早地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们手持锄头,在田垄间辛勤地耕耘着,每一次锄头的翻动,都带起一阵新土的气息。那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生机勃勃的味道,仿佛孕育着无尽的希望和收获。
“李婶说今天要蒸槐花饼呢。”她的声音轻柔,仿佛春日里的微风,缓缓地在空气中流淌。就在这时,一双温暖的手如同冬日里的暖阳,从身后轻轻地环住了她的腰。这双手的主人,正是煜霄。
他的下巴如同羽毛一般,轻柔地搁在她的肩头,带来一阵微微的酥麻感。他的呼吸,温热而轻柔,轻轻拂过她的耳畔,让她不禁微微一颤。
“王叔把他家最后一坛蜂蜜送来了。”煜霄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她的耳边缓缓响起,仿佛是一首悠扬的乐曲。
泠霜放松地靠进这个怀抱,指尖无意识抚过颈间——那里曾悬挂着七彩吊坠,如今只剩一道月牙形的浅疤。三日前那场惊天动地的战斗仿佛已是遥远的梦境,唯有村民们偶尔提及“那晚突然刮起的怪风”时,她与煜霄会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霜丫头!”老村长中气十足的喊声从院外传来。老人扛着锄头,裤腿沾满泥点,面色却比魔患前还要红润,“后山的七色花苗发芽了!”
泠霜眼睛一亮,拎起裙摆就往外跑,煜霄笑着抓起斗笠追上去。两人穿过重新铺就的青石板路,沿途不断有村民打招呼。铁匠铺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阿壮正抡着锤子打造新农具,见他们经过,黝黑的脸上绽开憨厚笑容。
后山缓坡上,晨露未曦,一片嫩绿的新芽在金色朝霞中舒展身姿。老村长佝偻着背蹲在地头,布满老茧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拨开湿润的泥土,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初生的婴孩。那些带着七色纹路的嫩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每一株都顶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
“瞧这长势,”老人粗糙的指尖轻触一片嫩叶,浑浊的眼中泛起欣慰的泪光,“比预想的还要好,不出半月就能开花。”他转头望向身后那片曾经被黑水侵蚀的焦土,如今已被新绿覆盖,几只蓝翅蝴蝶正绕着嫩芽翩翩起舞。
“真神奇啊!”煜霄不禁惊叹道,他屈起手指,轻轻地弹了一下那株幼苗。只见一股淡淡的金色灵力从他指尖渗出,宛如涓涓细流一般,缓缓地渗入到土壤之中。
这股灵力仿佛具有某种神奇的魔力,它所过之处,土壤中的养分似乎都被激发了出来,变得更加肥沃。而那株原本平凡无奇的幼苗,在得到这股灵力的滋养后,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生长起来。
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种子竟然在黑水潭边这种充满魔气的环境中生长得如此之好。一般来说,普通的花草若是沾染了魔气,都会迅速枯萎凋零,然而这些种子却完全不受影响,反而在魔气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泠霜从腰间锦囊取出个白玉瓶,晶莹液体在阳光下折射七彩光芒。这是她用残余灵力与晨露调制的灵液,轻轻滴在幼苗根部。泥土立刻泛起柔和光晕,嫩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又蹿高半寸。
“玄月宗的灵植术果然名不虚传。”影的声音突然响起。众人回头,只见白衣女子倚在远处老槐树下,身形比昨日又透明了几分。
自魔患平息后,影便时隐时现。她不肯透露来历,却总在泠霜调制灵药时出现,偶尔指点几句失传的古法。有次煜霄半夜醒来,恰看见影站在熟睡的泠霜床前,手指虚抚过她的发梢,眼中满是难以言说的眷恋。
第二节 :封魔古碑
“影姑娘来得正好啊!”老村长见到来人,脸上露出欣喜之色,他连忙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衣摆,然后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一块石头。
这块石头通体呈青灰色,表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符文,这些符文线条流畅,犹如天成,显然是经过精心雕刻而成。老村长将青石碑捧在手心,如视珍宝一般,然后将其递到了影姑娘的面前,说道:“你见多识广,快帮我看看这块石头,这可是今早在祠堂地基下挖出来的呢。”
影的瞳孔骤然收缩,原本就半透明的身形在这一刻几乎要消散在晨光里。她飘然而至,素白的衣袖带起一阵清风,惊起灌木丛中几只正在啄食的山雀。那些灰褐色的小家伙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洒落几片羽毛,在阳光下打着旋儿缓缓飘落。
“封魔碑...居然还在...”她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伸手想要触碰那块青石,却在即将接触的瞬间迟疑地停住了。阳光穿过她半透明的手指,在青石表面投下摇曳的光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岭南花林诡事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岭南花林诡事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