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杨泽还是有些犹豫,“若劝导无用,反而纵容其行凶,岂不是害了更多无辜?”
白素贞唇角微扬,露出一丝清浅却自信的笑意:“故而,需有度化之能与惩戒之力并存。示之以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若其冥顽不灵,自有余力制之。然未至最后一步,总需给其一线向善之机。此乃‘仁恕’之道,亦是修行。”
就在这时,洞内的魈王似乎被洞外的动静惊扰,发出一声暴躁的咆哮,一股腥风夹杂着妖气扑面而出!
白素贞神色不变,只是轻轻向前迈出一步,衣袖微拂。不见任何华丽的光芒或剧烈的法力波动,一股柔和却浩瀚无比的气息瞬间弥漫开来,如同春风化雨,竟将那暴戾的妖气悄然化解于无形。同时,一股蕴含着清净、安宁意味的灵韵,如同水波般向洞内荡漾而去。
洞内的咆哮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困惑而又逐渐平静下来的低呜。
白素贞转向杨泽,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小公子若不信,可随我一观。”
说罢,她率先向洞内走去,白衣在昏暗的洞窟中仿佛自带光芒。杨泽犹豫了一下,对白素贞展现出的强大实力和那种奇特的“道”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最终还是示意哮天犬和玉兔留在洞外戒备,自己握紧银枪,跟了上去。
洞窟深处,一头体型远比普通木魈高大、周身缠绕着黑绿色妖气的魈王,正匍匐在地,它猩红的双眼中的暴戾之色正在缓缓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迷茫和挣扎。它似乎想反抗,却被白素贞那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的祥和气息所压制和安抚。
白素贞并未出手攻击,只是站在不远处,用空灵的声音,如同讲述故事一般,缓缓诉说修行之不易,贪念之危害,以及向善解脱之福报。她的声音仿佛带有某种魔力,直透心灵。那魈王起初还低吼抗拒,渐渐地,眼神变得清明,最终,它竟如同聆听了佛法点化一般,眼中的凶光尽褪,露出了惭愧之色,向着白素贞的方向叩拜了几下,发出几声表示悔过和臣服的呜咽。
白素贞轻轻点头,取出一枚散发着清香的丹药弹入魈王口中,助它稳定因欲望而躁动的妖元。“去吧,觅一处清净之地,好生修行,莫再为恶。若再犯,定不轻饶。”
那魈王如蒙大赦,又叩拜一次,这才起身,看了杨泽一眼,目光中已无凶戾,只有敬畏,然后迅速消失在洞窟深处的黑暗中。
整个过程,杨泽都屏息凝神地看着。他没有感受到丝毫杀伐之气,却见证了一场兵不血刃的“降妖”。白素贞并未使用任何强大的法术碾压,而是以一种更高明的方式,直指本心,化解了戾气。
走出洞窟,重见天日,杨泽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他看向身旁白衣胜雪、气质出尘的白素贞,心中充满了震撼与思索。
“前辈……这就是您所说的‘度化’吗?”杨泽的声音带着一丝迷茫。
白素贞微微颔首:“强压易生怨,心服方为真。除魔卫道,并非只有刀兵相见一途。若能以慈悲心,智慧力,引导迷途知返,使其自行向善,其所止之恶,所积之善,或远超简单诛杀。这亦是‘道’之一途。”
杨泽沉默良久。白素贞的话,与舅舅杨戬秉持的“天条律法”,与李逍遥追求的“随心自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道”并非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远不止一种。那种根深蒂固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在这一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动摇。
他看着眼前这位清丽如仙、却为妖类说话的蛇妖,又想起洞中那头被感化的魈王,心中暗道:或许,善恶真的不能简单以族群划分?舅舅维护的天条,是否也存在着某种……不近人情的僵化?
“多谢前辈指点。”杨泽对着白素贞,郑重地行了一礼。这一次,他的眼神中少了几分最初的戒备,多了几分真诚的敬意与求索。
白素贞受了这一礼,淡然道:“小公子心有慧根,他日成就不可限量。望你日后行事,能多一份慈悲,多一份思量。” 说罢,她身影渐渐变得模糊,如同融入山间雾气一般,消失不见,只留下一缕淡淡的清雅香气。
杨泽站在青城山下,望着白素贞消失的方向,又回头看了看那幽深的洞穴,心中波澜起伏。蜀山之行,接连遇到的李逍遥和白素贞,都给他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冲击。他的除魔之路,似乎变得不再那么单纯,前方等待他的,将是更多关于“道”的思考与抉择。
喜欢穿越宝莲灯:我是爹住?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宝莲灯:我是爹住?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