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长河奔涌,自西吴与明夏定下盟约、三方休养生息以来,转眼便是五个春秋。这五年里,天下呈现出难得的平和气象,北明张无忌治下的燕云、雍、豫之地仓廪充盈,明夏昭烈帝固守的蜀地与荆州南部安稳无虞,而西吴在朱元璋的铁腕治理下,更是如日东升,一步步走向鼎盛。
江南的土地本就富庶,经多年战乱后终于迎来喘息之机。朱元璋深谙“民为邦本”的道理,在盟约签订后的两年间,便大刀阔斧推行新政。他下令清查户籍,鼓励流民归乡,给每户归乡农户发放耕牛与种子;又命人疏浚长江中下游的河道,修复废弃的水渠,让江南的水田尽数得到灌溉。湖南的丘陵地带,他推广高产作物;岭南的瘴气之地,他请医者研制药方,招募百姓开垦梯田。
各级官吏被朱元璋管束得极为严苛,贪腐者一经查实,便是重罚,轻则流放,重则斩首。如此一来,西吴境内吏治清明,官吏各司其职,百姓的耕作热情愈发高涨。第一年秋收时,江南各地便迎来大丰收,粮仓堆得满满当当;到了第三年,长江沿岸的漕运已是络绎不绝,商船往来于各州府,市井间人声鼎沸,酒楼茶肆里满是欢声笑语,昔日战乱留下的疮痍,早已被这欣欣向荣的景象彻底掩盖。
军事上,朱元璋并未因休养生息而放松警惕。他命徐达整顿军纪,挑选青壮充实军队,又让常遇春操练水师,修补战船。西吴的兵士虽未再经历大规模战事,却在日复一日的操练中保持着高昂的战力。同时,他兑现了与明夏的盟约,将荆州东部三城划归明玉珍,按时送去十万石粮草与五千副军械,表面上维系着两国的和睦,暗地里却始终派斥候紧盯蜀地的动向。
这五年里,西吴的疆域虽未大幅扩张,根基却打得无比坚实。百姓拥戴,兵力充沛,粮草充足,朱元璋心中那股对天下的野心,也随着国力的强盛,渐渐按捺不住。他知道,蛰伏的时日已经足够,是时候清除境内最后的隐患,为日后一统天下铺平道路了。
盟约签订后的第七年,也就是西吴稳步发展的第五年,朱元璋在金陵的吴王宫召开了紧急朝会。大殿之上,他身着玄色龙纹常服,周身的水气与民心气运比五年前愈发浓郁,如轻纱般缠绕周身,随他的呼吸缓缓起伏。文武大臣分列两侧,神色肃穆。
“诸位,”朱元璋的声音沉稳有力,响彻大殿,“这些年咱与明夏休养生息,江南已安定,兵士也已养精蓄锐。但浙东的方国珍,盘踞多年,屡与咱西吴作对,如今已是咱一统南方的最后阻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的将领,语气陡然变得凌厉:“方国珍此人,反复无常,早年归顺元廷,后又叛元自立,占据天台、台州、温州等浙东要地,垄断海上贸易,还时常纵容部下劫掠沿海百姓。若不除之,浙东永无宁日,咱日后北伐也难无后顾之忧!”
大将军徐达上前一步,躬身请战:“吴王,末将愿率军讨伐方国珍!此人虽有几分势力,但麾下兵士多是乌合之众,定能一战而胜!”
朱元璋却摆了摆手:“徐将军,你需坐镇金陵,稳固后方。此次伐浙,咱另有安排。”他抬手点将,“汤和!”
“末将在!”汤和应声出列,身姿挺拔,多年的征战让他身上沉淀出厚重的杀伐之气。
“咱命你为征南将军,总领伐浙大军,务必攻克浙东各州,生擒方国珍!”朱元璋沉声道。
“末将领命!”
“朱亮祖!”朱元璋再次开口。
“末将在!”一员虎背熊腰的将领跨步而出,正是早年便追随朱元璋的猛将朱亮祖。
“你为军中参政,率三万先锋军先行出发,扫清天台、台州一带的敌军据点,为汤和的主力大军开路!”
“末将遵令!”朱亮祖大声应道,声震大殿。
随后,朱元璋又详细部署了战事:“朱亮祖率先锋军从衢州出发,沿浙东官道进军,先取天台,再攻台州;汤和率五万主力,从绍兴出发,两路夹击,直逼方国珍的老巢庆元。沿海一带,命周德兴率水师封锁海面,防止方国珍逃亡入海。此战,务必一战定乾坤!”
“臣等遵令!”众将齐齐躬身领命,殿内士气高涨,战意凛然。
朝会散去后,军令迅速传遍西吴军营。三日后,朱亮祖的先锋军便拔营起寨,朝着浙东进发。队伍旌旗招展,甲胄鲜明,兵士们步伐整齐,军威赫赫。沿途百姓见大军过境,不仅没有恐慌,反而纷纷端出茶水粮食劳军——这些年朱元璋的仁政早已深入人心,百姓们都盼着能早日平定方国珍,过上安稳日子。
朱亮祖作战素来勇猛,麾下兵士也都是精锐。大军抵达天台城外时,方国珍的守军还未做好充分准备。朱亮祖亲自擂鼓助威,兵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城门,云梯架起,箭矢如雨。天台城的守军本就军心涣散,面对西吴大军的猛攻,很快便溃不成军。不到一日,天台城便被攻破,守将率残部仓皇逃往台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倚天霸业记》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倚天霸业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倚天霸业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