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紧张的氛围,自然也传到了未央宫。
“娘娘,太医院近日……颇不宁静。”冰若将暗桩汇报的情况,简明扼要地告知林晚夕,“张副院判等人,对蛊医科的质疑声越来越大,据说已联名向孙院令递了呈文,要求限制蛊医科的接诊范围,并对所有使用活蛊的治疗方案进行‘三堂会审’。”
林晚夕正在翻阅云州净雪堂送来的第一期学员选拔名单和初步的教学计划,闻言并未抬头,只是指尖在名单上一个名为“赵小虎”的寒门子弟名字上轻轻停顿了一下。
“知道了。”她的声音平静无波,仿佛早已预料,“孙院令如何回应?”
“孙院令暂时压下了呈文,但压力不小。他私下表示,希望能寻个时机,让双方进行一次正式的、有秩序的辩论,将问题摆到明面上来说清楚,总好过如今这般私下攻讦,影响和气。”
林晚夕这才抬起眼,眸中闪过一丝了然:“孙院令是明白人。堵不如疏,学术之争,唯有在辩论中才能越辩越明。他们既然想辩,那便给他们一个舞台。”
“娘娘的意思是……?”
“回复孙院令,本宫准了。让他择日,在太医署议事厅,举办一场内部辩论会。议题便是‘传统医学与蛊医之道,孰为根本,可否共融?’。允许所有太医、医官、乃至资深学徒列席旁听。”林晚夕放下名单,唇角微扬,“告诉孙院令,本宫届时,也会亲临。”
冰若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了然:“娘娘要亲自出面?是否有些……?”她担心皇后亲临,会给传统医官们带来压力,反而可能使得辩论无法真正深入,或者,万一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有损皇后威严。
林晚夕明白她的顾虑,淡然一笑:“冰若,这场争论,表面是学术理念之争,实则关乎未来‘天下设堂’的根基,关乎蛊医能否真正在医学殿堂内立足。若我不能在理论上折服这些代表着医学正统的官员,即便有陛下圣旨,蛊医也永远会被视为‘旁门左道’,难以真正融入,更谈不上引领未来的医学发展。我必须去,而且要以理服人,让他们看到,《净雪蛊经》并非无根之木,蛊医之道,亦是煌煌正道之一。”
她顿了顿,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况且,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向所有太医院同仁,尤其是那些仍在观望的中立派,展示蛊医理论深度和广度的机会。谣言止于智者,而真理,越辩越明。”
冰若肃然:“末将明白了。这就去传讯给孙院令。”
消息传出,太医院内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皇后娘娘竟然要亲自参与这场太医署内部的辩论会!这意味着,这场原本可能局限于太医院内部的学术争端,其意义和影响将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支持蛊医的一方士气大振,皇后亲临,无疑是强有力的支持。而反对的一方,如张太医等人,则在感到压力的同时,也更激起了斗志——他们自认秉持的是医学正道,即便面对皇后,也要据理力争,扞卫医学的纯洁与尊严。而那些中立派,则更加翘首以盼,希望能通过这场最高级别的辩论,解开自己心中的困惑。
孙仲景迅速敲定了辩论会的日期,就在三日之后。他精心拟定了辩论规则,确保双方能有充分陈述、相互质询的机会,并严令禁止人身攻击,必须围绕学术问题展开。
这三日,太医院内的气氛凝重而忙碌。双方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论据,搜集病例,梳理理论。藏书楼内,关于传统医典和《净雪蛊经》的借阅量陡增。烛火常常在太医署的值房内亮至深夜。
张太医亲自组织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僚,反复研读《净雪蛊经》,寻找其中他们认为是理论薄弱或与传**统医理相悖之处,并整理了数个他们认为传统疗法更为稳妥、而蛊医疗法存在争议或风险的病例。
蛊医科这边,在孙仲景的默许和指导下,秦夙等年轻医官在几位资深蛊医的帮助下,不仅准备了应对质疑的论据,更着重梳理了一批能充分体现蛊医独特优势和理论深度的成功病例,尤其是那些传统疗法无效或效果不彰,最终由蛊医取得奇效的复杂案例。他们深知,事实胜于雄辩,尤其是那些鲜活的生命被挽回的例证,最具说服力。
林晚夕在未央宫,也并未闲着。她重新翻阅了《净雪蛊经》的原稿以及后续补充的病例集,对一些关键的理论节点和可能被质疑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她并不打算以权势压人,而是要以真正渊博的学识、清晰的逻辑和对医学本质的深刻理解,去迎接这场挑战。她知道,自己代表的,不仅仅是皇后,更是蛊医之道的创立者和引领者。
辩论的前夜,萧承烨来到了未央宫。
他携着一身夜露的微凉,挥退宫人,走到正在灯下沉思的林晚夕身后,将手轻轻按在她的肩上。
“明日太医署的辩论,朕听说了。”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可需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