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战”计划的铁血推进与西部军区的凌厉攻势,为根据地带来了稳定的点数收益和战略空间的拓展,如同给一部庞大的战争机器注入了高标号的燃料。
然而,在指挥中心深邃的地图厅内,林禹和“远征”系统核心层凝视着不断更新的资源消耗数据和未来项目预算。
这只是解决了“开源”的一部分。
面对航母舰队这等不折不扣的“吞金巨兽”,以及未来可预见呈指数级增长的科研、制造与军事开销,必须有一种更高效的方式。
将整个根据地的生产潜力、民众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的预期,彻底、迅速地转化为当下可支配的战争实力与基建动能。
于是,一个超越旧时代框架、深度绑定系统信用的金融构想——“远征债券”,被提上了紧迫的日程。
首先改变的,是债券的物理形态,旨在从视觉和触觉上建立绝对的信赖感。
此前,民众对于“债券”的概念大多停留在旧时代模糊甚至负面的记忆里,充斥着纸质凭证易伪造、易损坏、易贬值的疑虑。
但“远征”系统以其超越时代的科技力,从根源上解决了这一切。
通过遍布根据地的信息终端和街头巷尾的宣传栏,官方发布了“远征债券”的正式样貌。
它拥有两种并行不悖的形式:
一是纯粹的电子凭证,直接加密记录在购买者的个人身份信息中,由“远征”系统核心数据库进行分布式备份与绝对加密,保障其绝对安全、不可篡改、可随时查询。
电子凭证的UI设计得简洁而庄严,背景是若隐若现的破浪前行的航母剪影和迎风飘扬的根据地旗帜,上方以遒劲的字体印着“复兴根据地远征债券”字样。
下方则分栏清晰列明:面额、唯一发行序列号、固定年化收益率、计息起止日期、兑付期限,以及最下方一行加粗闪烁的铭文——“由远征系统信用及根据地全部资产绝对担保”。
另一种,则是应部分民众,尤其是老一辈的习惯需求而开放的“线下实体凭证”。
购买者可以前往指定的政务服务中心,通过专用与核心数据库实时联通的加密打印机,将属于自己的电子债券信息,打印在特制带有复杂防伪水印、嵌入金属安全线、并在紫外光下显现特殊荧光标记的厚重纸张上。
这张实体凭证不仅精美,更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质感,触手可及的实物给了许多人旧时代存单无法比拟的安心感。
无论是无形无质却万无一失的电子版,还是精美坚固、科技感十足的实体版,“远征”系统打造的这份“精美”与“坚固”,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信用宣言。
它无声而有力地传递出一个明确信息:新政权有力量、有技术、更有毫不妥协的决心,来维护其金融工具的权威性与可靠性。
债券发行的初期,民众虽然好奇,但大多持谨慎的观望态度。
旧时代金融体系崩溃留下的创伤记忆,以及对于“未来收益”这种虚无缥缈承诺的本能警惕,让许多人下意识地捂紧了自己辛苦积攒的贡献点。
转折点,始于一次由林禹亲自批示、各部门严格协同的“高层表率行动”。
在债券正式对公众开放认购的前一天,一场内部高级别会议在指挥中心召开。
翌日,政务院总理、各部部长、各地区行政长官、以及所有“基石”计划的高级专员——这些在根据地内家喻户晓、被视为中流砥柱的领导人。
纷纷通过官方通告或个人终端动态,实名公开了自己认购大量“远征债券”的信息和电子凭证截图,金额均属前列。
政务院总理更是在黄金时段的广播中发表了简短而有力的讲话:“支持根据地的建设,就是投资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的未来!我对林禹将军的领袖力量充满信心。”
“对远征系统的保障能力毫无保留地信任,对我们军队战无不胜的前景深信不疑!”
“购买债券,是我个人对这份信心最直接、最实在的表达!这不仅仅是一笔投资,更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紧接着,各级官员、系统内的公职人员及其家属、特派专员,构成了第二批踊跃认购的主力军。
他们或是深受林禹拯救之恩,或是对运征系统的强大有最切身的体会,他们的行动,在基层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
尤其是那些深入群众的专员们,他们往往成为街坊邻里咨询的对象,而他们的回答通常斩钉截铁:“系统规则写得很清楚,担保比旧时代的黄金储备还可靠!”
“在规则之内,利益共享,童叟无欺”
“规则之外,系统铁拳无情,绝无违约可能。”
“买债券,于私利己,于公利国!”
与此同时,宣传部门的机器全面开动,赋予了冷冰冰的金融产品以热血和温度。
不再是干巴巴的政策公告,而是充满了感染力的宣传画、每日定时的广播剧和深入基层的巡回宣讲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末世之开局我能召唤A10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末世之开局我能召唤A10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