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卓远系统日志中那条标记为【待观察事件:WX-001】的数据流,并未随着封瑶明确优先级的表态而彻底删除,而是被压缩、加密后,存入了一个新创建的、名为“外部社交交互模式分析”的加密数据库分区。他将其视为一个研究样本,用于理解“核心系统(封瑶)”在更广泛社交网络中的反应模式,以及这些模式对“联合防御协议”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逻辑上,这属于风险预判与系统鲁棒性(健壮性)增强的必要步骤。
然而,他发现自己在进行日常代码编写或数据建模时,偶尔会不自觉地分配出少量冗余计算资源,去模拟分析林轩这类“友好单位”的行为动机和潜在行为路径。这种模拟并非基于恶意,更像是一种……对未知变量的系统性探查,以确保主协议运行环境的安全稳定。他将这种行为归结为“守护进程”职责范围内的、前瞻性的威胁评估。
【系统日志:启动“外部社交交互模式分析”子进程。目标:建立友好单位(林轩)行为模式,评估其对核心系统长期稳定性影响。当前评估:威胁等级低,但存在引入不可控变量(如占用核心系统注意力资源、改变其日常行为轨迹)的可能性。】
这一切都在徐卓远静默的表象下进行,封瑶并未察觉。她正全身心投入到与徐卓远共同优化的“实时情绪压力可视化反馈系统”测试中,以及应对随之而来的中期考核。
重生带来的先知优势在专业知识积累上逐渐减弱,更多的是依靠这一世沉下心来打下的扎实基础和徐卓远高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她不再像前世那样考前焦虑、临时抱佛脚,而是在“联合防御协议”带来的稳定心态下,按部就班地复习,将知识体系织成一张牢固的网。
考试周来临,封瑶步入考场时,心境平和。当遇到棘手的题目,脑海中不再是一片空白或自我怀疑的喧嚣,而是会下意识地浮现徐卓远模拟程序中那种冷静的提示音,引导她进行逻辑拆解,一步步推导。这感觉,就像在意识的战场上,有人为她撑起了一面无形的“逻辑盾牌”,抵御了恐慌的侵蚀。
成绩公布那天,封瑶看着屏幕上位列专业前茅的综合成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不仅是一个分数,更是她重塑自我、内核趋于稳定的有力证明。她第一时间将成绩单截图发给了徐卓远。
几乎是瞬间,徐卓远的回复就跳了出来,依旧是他标志性的风格:
【数据分析:核心系统(封瑶)学术性能指标显着提升,较上一评估周期进步率27.3%。成绩分布符合预期最优模型,稳定性与抗压能力参数通过实战验证。结论:联合防御协议v1.0在学术支持模块运行有效。】
封瑶看着这串冷静的文字,却仿佛能透过屏幕,看到他眼中那细微的、只为她亮起的赞许星光。她笑着回复:【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晚上请你吃好吃的,庆祝一下!】
她特意避开了高糖分的奶茶,选择了学校附近一家以健康轻食为主的咖啡馆。温暖的灯光下,封瑶兴致勃勃地分享着考试中的一些趣事和解题思路,徐卓远大部分时间安静地听着,偶尔在她逻辑跳跃时,精准地插入一两个问题,或者在她描述某种解题技巧时,迅速给出其背后的认知心理学原理,让封瑶有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
就在这时,封瑶的手机响起,是母亲打来的。她与徐卓远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看到了“协议启动”的默契。
接起电话,母亲的声音带着难得的轻快:“瑶瑶,成绩出来了吧?怎么样?” 封瑶平静地报出成绩,电话那头传来母亲明显惊喜的声音:“哎呀!真的啊!太好了!我就说我女儿是最棒的!等着,我这就告诉你爸去!他肯定高兴!”
母亲的反应出乎封瑶的意料,没有比较,没有附加条件,只有纯粹的喜悦。她甚至主动说:“学习也别太累了,注意身体。钱还够用吗?不够跟妈说。”
通话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谐氛围中结束。封瑶握着手机,有些怔忡。这似乎……是“联合防御协议”生效以来,来自原生家庭系统的第一次正向反馈。
“监测到对方系统(母亲)反馈模式出现正向偏移。”徐卓远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他不知何时已经调出了刚才通话的简易音频波形图(封瑶之前授权了部分非隐私数据的共享用于协议优化),指着其中几处说道,“语气频率峰值出现在得知你成绩时,属于喜悦波段。后续关心语句波形平稳,未检测到历史数据中常见的‘内疚引导’或‘条件附加’模式。”
“是因为我这次成绩特别好吗?”封瑶有些不确定地问。
“是重要影响因素,但非唯一。”徐卓远分析道,“更可能的模型是:你近期多次成功实施的‘边界防御’与‘目标重申’策略,中断了其旧有行为模式的强化回路。叠加此次突出的正向成果(优异成绩),使其内部算法开始重新评估交互策略的有效性。数据显示,坚持明确的自我边界并辅以建设性成果,比单纯的顺从或妥协,更能促使对方系统调整交互模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