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的硝烟彻底散尽,迷彩服被叠进衣柜深处,留下晒痕和肩头那枚淡去的淤青勋章。实验高中的日子,重新流淌成那条熟悉的、带着粉笔灰和油墨香的河流。夏语像一尾归巢的鱼,轻快地游弋其中,每一个鳞片都折射着安稳的微光。
清晨,学生会纪检部的红袖章别在臂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严。他和搭档穿梭在晨读前的走廊,检查着装、制止喧哗。偶尔遇见嬉闹推搡的同学,夏语只需停下脚步,清瘦挺拔的身影投下一片安静的影子,那双经历过军训淬炼、愈发沉静的眼眸扫过,喧闹便会奇异地平息几分。他不再是那个掐着哨音狼狈冲进队列的新兵,纪律的烙印已悄然融入骨血。
体育课是彻底释放的绿洲。左肩的旧伤在军医的药膏和时间的抚慰下,只余下运动后一丝几不可察的酸胀提醒。篮球撞击水泥地板的砰砰声,球鞋摩擦地板的吱嘎声,王龙标志性的怒吼,黄华精准如手术刀的长传,还有吴辉强在篮下笨拙却拼命的卡位……汗水飞溅,青春在每一次奔跑、跳跃、对抗中肆意燃烧。当篮球空心入网,与队友们击掌相庆的瞬间,胸腔里鼓荡的畅快,足以冲散任何一本正经的纪检巡查带来的紧绷感。
而一天的光华,最终沉淀在晚自习结束后的夜色里。清脆的下课铃如同解放的号角,教学楼瞬间化作喧嚣的蜂巢。夏语总是第一个收拾好书包,脚步轻快地穿过拥挤的人流,奔向那个固定的地点——教学楼侧后方,那排老旧的、散发着淡淡铁锈味的自行车棚。
刘素溪的身影,总会在棚子尽头那盏光线不甚明亮的老旧路灯下准时出现。有时她倚着自己的自行车,借着昏黄的光线翻看一本诗集;有时只是安静地站着,望着教学楼陆续熄灭的灯火出神。洗得发白的蓝白校服在她身上,总有种说不出的熨帖与干净。及腰的长发在夜风中轻轻拂动,像温柔的黑色溪流。无论何时,只要夏语的身影出现在棚口,她便会抬起头,那双沉静的眼眸瞬间被点亮,如同投入星子的深潭,漾开温暖的笑意。
推着各自的自行车,车轮碾过路面细碎的砂石,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夜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吹散白日里的喧嚣与燥热。他们聊着一天的点滴:课堂上老师的趣事,学生会遇到的棘手问题,球场上某个精彩的配合,广播站新收到的稿件……话题琐碎却无比自然。更多的时候,是并肩沉默地走着,只听得见车轮转动和彼此轻缓的呼吸。路灯将两人并行的影子拉长又缩短,投在寂静的路面上,仿佛两条依偎前行的、静谧的河流。这段归途,是喧嚣校园留给他们的、独属于彼此的温柔结界。
平静的湖面下,总有暗流在涌动。
实验高中历史悠久的三大社团之一——文学社,在短发干练、眼神锐利如小豹子的社长陈婷带领下,正掀起一场静默却影响深远的改革浪潮。宣传栏里,文学社崭新的海报取代了略显陈旧的往期招新启事。海报设计简洁有力:墨滴晕染开的深蓝底色上,遒劲的毛笔字写着“文心雕龙,破茧新生”。最引人注目的,则是海报中央那行醒目的加粗标题:
【启明杯】高一年级作文大赛——寻找实验高中的新声音!
海报详细列出了规则:全校高一学生皆可参加,主题自拟,文体不限,字数要求清晰。奖项设置更是点燃了无数目光:
一等奖(1名):获得文学社下一期社刊独家主笔专栏资格,作品独立成篇,并附个人专访!
二等奖(2名):作品优先刊载于文学社下一期社刊显着位置。
三等奖(5名)及优秀奖(若干):作品入选文学社社刊,并直接获得文学社入社资格!
这则消息,如同在军训热潮刚刚平复的校园里,又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走廊里、食堂里、操场上,到处都能听到关于作文大赛的议论。有人摩拳擦掌,视其为崭露头角的绝佳跳板;有人翻箱倒柜寻找灵感;也有人哀叹自己文笔平平,只能望洋兴叹。文学社活动室外,前来咨询细则的学生排起了小长队,陈婷带着几个骨干社员,干练地解答问题,分发报名表,眉宇间满是改革者的勃勃生气。
又一个晚自习结束的夜晚。自行车棚下,昏黄的光晕温柔地笼罩着两人。车轮碾过地面的沙沙声里,夏语侧过头,看着身旁刘素溪被灯光勾勒出柔和轮廓的侧脸,随口问道:“素溪,你们广播站消息灵通,这个作文大赛,文学社搞这么大动静,你之前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刘素溪闻言,轻轻摇了摇头,长发随着动作在肩头滑过一道柔和的弧线。“只知道文学社在陈婷学姐带领下,筹备一个挺重要的文学活动,动静不小。”她声音温润,如同夜色里流淌的清泉,“但真没想到,阵仗会这么大,直接面向整个高一。看来陈婷学姐这次是铁了心要‘破茧’,挖掘新人了。”
她顿了顿,转过头,目光认真地看着夏语,路灯的光在她清澈的眼底跳跃:“不过,这对你来说,不正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吗,夏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与妖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与妖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