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十四年,十月十六日。
北京城,万人空巷。晨曦微露,通往皇城的各条主干道早已被翘首以盼、摩肩接踵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节庆般的欢腾与期待。今日,是天启朝首届武举恩科的传胪大典之日,新科武进士的排名将最终揭晓,帝国未来的将星,将在此刻,沐浴天恩,荣耀加身!
一、 皇极殿前·盛世典仪
典礼并未设在京师大校场,而是遵循古制,移至皇城正殿——皇极殿(奉天殿) 前的巨大广场举行,其规格与隆重程度,堪比文科进士传胪,充分彰显了皇帝朱啸对此次武举的极度重视与振兴武备的坚定决心。
广场之上,旌旗招展,仪仗森严。
身着金色盔甲的大汉将军(殿廷卫士)手持金瓜、钺斧、朝天镫,如同雕塑般肃立于丹陛两侧。
龙旗卫、旗手卫的士兵高举日月龙旗、北斗旗、五岳旗以及代表兵部、五军都督府、海军衙门的旗帜,迎风猎猎。
宫廷乐师肃立于廊下,准备奏响庄严的礼乐。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品级肃立于广场东侧;勋贵宗室则立于西侧。
所有通过考核、获得武进士资格的武生(一千人),身着统一发放的崭新青色武生服,按初步排名,整齐列队于广场中央,人人神情激动,屏息凝神,等待着命运的最终宣告。
广场外围,则由京营“天命军” 与龙鳞卫共同警戒,钢枪如林,甲胄鲜明,维持着秩序,将无数围观百姓阻隔在安全线外,形成一道威严的人墙。
辰时正刻,景阳钟撞响,声震九城!
“陛下驾到——!”司礼太监尖亮悠长的传唱声,穿透云霄。
庄严恢宏的宫廷礼乐骤然奏响!
在文武百官、勋贵宗室的簇拥下,天启皇帝朱啸,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通天冠,腰佩龙渊宝剑,缓步登上皇极殿前高高的丹陛,立于九龙御座之前,黄罗伞盖之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从广场上每一位官员、勋贵、武生以及远处百姓口中爆发出来,声浪如同实质,震撼着皇城的每一个角落!场面之盛大,气势之恢宏,远超此前校场开幕式。
皇帝朱啸目光扫过下方,熔金般的瞳孔在十二旒后闪烁着欣慰与威严的光芒。他微微抬手。
司礼太监高声宣唱:“平身——!”
二、 金殿传胪·唱名赐第
礼乐稍歇,全场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丹陛之上。
兵部尚书王在晋手持一份金漆云龙纹的皇榜,上前一步,面向全场,展开皇榜,运足中气,以洪亮而极具穿透力的声音,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天启十四年十月,朕特开恩科,遴选武备英才。经月余考核,诸生竞逐,各有千秋。今评定高下,钦定一甲三名,二甲九十七名,三甲九百名,赐武进士及第、出身、同出身!”
“兹唱名传胪,昭告天下!”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王在晋深吸一口气,用尽平生力气,高声唱道:
“第一甲第一名——”
声音通过特制的铁皮喇叭,清晰地传遍全场,甚至传到皇城之外!
“赵承霄!”
“赐武状元及第!”
“万岁!”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只见队列最前方,海军军官学堂的赵承霄,尽管极力保持镇定,但身体仍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深吸一口气,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走出队列,一步步踏上丹陛,在御前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洪亮:“臣赵承霄,叩谢陛下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朱啸看着他,眼中满是赞赏,微微颔首。
“第一甲第二名——”
“杨文岳!”
“赐武榜眼及第!”
“好!”文官队列中传来一阵低低的赞许声。
杨文岳神色肃穆,整理了一下衣冠,步履从容,仪态端庄,上前跪倒:“臣杨文岳,叩谢陛下天恩!”其儒将风范,令人心折。
“第一甲第三名——”
“李过!”
“赐武探花及第!”
这个结果稍显意外,但细想又在情理之中。李过传统武艺顶尖,新式科目亦无短板,表现均衡且优异。
李过愣了一下,随即沉稳出列,单膝跪地,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激动:“末将李过,谢陛下隆恩!”其低调务实的风格,同样赢得不少好感。
三鼎甲确立!状元、榜眼、探花皆出身新式学堂或具备新学背景,海军学员拔得头筹,文武全才的杨文岳位居次席,勇猛与细致兼备的李过摘得探花!这个结果,强烈地宣示了皇帝陛下选拔新式军官的导向!
唱名继续。
“第二甲第一名,钱知晏!”
“第二甲第二名,孙景和!”
“第二甲第三名,周砚辞!”
……
海军学员的名字接连不断地被唱出,几乎垄断了二甲前列的位置,彰显其无可争议的综合优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