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甲第十七名,徐胤爵!”一位勋贵子弟的名字出现,引起一阵轻微骚动。
“第二甲第二十三名,高杰!”
“第二甲第三十五名,张献忠!” 当这个名字被唱出时,张献忠豹眼圆睁,哼了一声,似乎对未能进入一甲颇为不满,但还是大步上前,随意抱了抱拳,算是行礼,其桀骜不驯引得近处官员侧目。
“第二甲第四十一名,刘肇基!”
……
“第三甲第五百十名,朱华堞!” 藩王之后的名字出现,显示其实力。
……
唱名持续了将近半个时辰,一千个名字被一一念出。有人欢喜激动,热泪盈眶;有人暗自叹息,但能中进士已是光宗耀祖;更多人则是羡慕地看着那些名列前茅者。
三、 天恩浩荡·钦赐封赏
唱名完毕,王在晋退下。
皇帝朱啸站起身,从内侍手中接过一柄装饰华丽的尚方剑(仪式用),声音通过扩音系统传开:
“诸进士!”
“臣等在!”所有武进士齐声应诺,声震寰宇。
“尔等寒窗苦练,沙场竞逐,终得今日金榜题名!望尔等谨记:尔之荣耀,非为一身一家之富贵,乃为护国安邦之责任!尔等手中刀剑,当为黎民苍生而挥,为大明江山而战!”
“谨遵圣谕!誓死效忠!保家卫国!”武进士们再次山呼,热血沸腾。
赏赐开始。
由司礼监太监逐一唱名,一甲三名率先上前,接受皇帝亲赐。
赵承霄获赐:鎏金山文甲一副、大红织金蟒袍一袭、御制龙泉宝剑一柄、玉带一条、御酒三杯。
杨文岳获赐:亮银锁子甲一副、宝蓝织金云雁袍一袭、御制君子剑一柄、金带一条、御酒三杯。
李过获赐:乌金玄铁甲一副、黛青织金熊罴袍一袭、御制破军刀一柄、银带一条、御酒三杯。
三人再次叩谢天恩。
随后,二甲、三甲进士按序上前,由兵部、五军都督府官员代为颁发制式盔甲、武进士服、腰刀、敕命文书以及赏银。场面浩大,赏赐丰厚,皇恩浩荡,令人叹为观止。
四、 魁星点斗·各显其能
赏赐完毕,皇帝朱啸并未让众人立刻退下,而是再次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额外的嘉许:
“此次武举,非止弓马刀石,更重韬略技艺。诸多英才,于专项之中,冠绝群伦。朕特旨,加赐单项魁首,以示旌表!”
此言一出,众人再次屏息。还有额外封赏!
司礼太监上前,展开另一卷黄帛,高声宣读:
“钦定武举恩科,各科魁首名单如下:”
“‘弓马魁首’——高杰!赐‘烈弓’宝雕弓一张,‘追风’名马一匹!”
高杰愣了一下,随即大喜,上前领赏。他虽非状元,但此殊荣无疑是对其骑射绝艺的最大肯定。
“‘力勇魁首’——石猛!赐‘撼岳’镔铁双戟一对!”那位在技勇考核中大放异彩的铁匠之子激动万分,上前叩谢。
“‘韬略魁首’——钱知晏!赐《武经七书》精注版一套,‘断水’宝剑一柄!”
“‘测绘魁首’——周砚辞!赐‘天工院’精制测绘仪一套(含罗盘、象限仪、测距尺等)!”
“‘器识魁首’——孙景和!赐‘天工院’制燧发铳、舰炮(精缩模型)各一尊!”此奖象征意义极大,代表了对新式武器掌握的最高认可。
“‘策论魁首’——李昭言!赐《海国图志》手稿一套,御笔亲题‘深谋远虑’匾额一方!”这是极高的荣誉。
“‘技勇魁首’(工程)——陈二牛!赐百工工具箱一套,金丝软甲一副!”
“‘后勤魁首’——杨文岳!赐《永乐大典·兵饷部》抄本,紫檀木算盘一具!”杨文岳再获殊荣,彰显其全能。
八项魁首,几乎被海军学员和杨文岳包揽,高杰、石猛、陈二牛等各有所获。皇帝以此明确告诉天下:帝国需要的是各方面顶尖的专业人才!
五、 琼林赐宴·锦绣前程
所有仪式完毕,已近午时。
皇帝朱啸最后勉励道:“望诸卿,不负今日荣耀,砥砺前行,将来为朕之卫霍、朕之李靖徐达!”
“臣等必肝脑涂地,以报陛下!”
“赐宴!”
皇帝宣布于礼部设‘琼林宴’(武科恩荣宴),款待所有新科武进士。宴后,还将授予官职。按照惯例,一甲三名直接授予参将、游击等中级军职,二甲前列授予都司、守备,余者根据成绩分派各军、卫所、或进入皇家陆军/海军军官学堂深造后授职。所有人的前程,已然一片锦绣!
传胪大典,在万众欢呼中落下帷幕。
赵承霄、杨文岳、李过三人,作为一甲鼎魁,更是披红挂彩,骑上御赐骏马,在京城主要街道游行夸官,接受万民瞻仰与祝贺,荣耀达到了顶点!
京师大校场武举的盛事,至此圆满结束。但它所选拔出的这批融合了传统勇武与新式学识的军官种子,必将如同星星之火,撒向大明帝国的四面八方,深刻改变着帝国的军事面貌,并最终影响整个天下的格局。
一个属于新时代的将星时代,由此开启。
喜欢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