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十四年,五月初五,汉城景福宫
破晓的晨光如金纱般穿透薄雾,温柔地洒在景福宫勤政殿的重檐歇山顶上。琉璃瓦片在晨曦中泛起粼粼金辉,宛若千万条金色鲤鱼在碧波中游动。汉江如一条碧玉绶带缠绕城郭,江面上舟楫往来如梭,白帆点点,与天际的朝霞相映成趣。两岸炊烟袅袅升起,与官学传出的《千字文》诵读声交织相融,织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浪晨景。
乐浪王朱由检身披绛紫蟒袍凭栏而立,金线绣制的蟠龙在晨光中流转生辉,龙目以东海明珠镶嵌,在光影变幻间仿佛活了过来。他深邃的目光越过宫墙,俯瞰着这座日益繁荣的都城。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战火纷飞之地,如今已是商贾云集、书声琅琅的乐浪首府。
"王爷,洪布政使到了。"隐龙卫指挥使李擎苍踏着铿锵铁声近前禀报。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身着玄铁重甲,甲片上刻着隐龙卫特有的龙纹暗记,每走一步都带着沙场特有的肃杀之气。
洪承畴风尘仆仆入殿,青竹色官袍下摆犹带晨露,显然是一早便从布政使司赶来。他郑重奉上鎏金账册:"四月赋税折银八十万圆!平壤铁矿增产三成,汉城官学新录蒙童三千余人!"账册上的朱砂数字在晨光中格外醒目,每一笔都记录着乐浪道日新月异的变化。
朱由检执册细览,修长的手指划过那些令人振奋的数字,唇角微扬:"布政使辛劳。近日市井似有新气象?本王昨夜微服出巡,见汉城夜市竟至三更不散。"
"诚如王爷所言!"洪承畴捻须而笑,眼角的皱纹里都透着欣慰,"汉城'北平烤鸭'日日鼎沸,烤炉里飘出的果木香气弥漫整条街巷;仁川'金陵酒楼'重金聘请应天名师,竟能做出地道金陵醋鱼,连南来的商贾都赞不绝口;平壤深巷中,山东煎饼摊子支起不过旬月,已引得多民争尝,那烙饼时'滋滋'的声响,竟成了市井最动听的乐章。"
正言谈间,楼下市集忽起喧哗。但见一银发老妪揪住倭商耳朵,中气十足地呵斥:"说多少次了!只收天启银元!你那永乐通宝成色不足,休想糊弄老身!"倭商躬身如虾,操着生硬汉语连声应道:"哈依!银元大大地好!"忙不迭摸出亮闪闪的银元结账。周围摊贩见状都哄笑起来,有人打趣道:"金婆婆,您这辨银的本事,比户部的老爷还厉害哩!"
朱由检不禁失笑:"洪卿教化之功,竟至市井妇孺皆成币制护卫。看来这'天启银元'不仅流通市井,更深入民心了。"
忽见李擎苍去而复返,面色凝霜如覆寒冰:"王爷!隐龙卫清查妙香山战场遗物时,有重大发现!"他呈上一个密封的玄铁匣子,匣身刻着诡异的蛇形纹路,"这是在临津江畔倭寇忍者尸身上发现的鎏金漆盒,内藏密信三十六封,皆钤九曜菊纹徽印。"
朱由检展开密信,羊皮纸上的墨迹在晨光中渐渐显现。他神色渐凝,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洪承畴趋前观看,不禁拍案而起:"这竟是肥前藩锅岛氏与多尔衮的盟约!看这落款日期,竟可追溯到三年前!"
李擎苍沉声道:"末将已令隐龙卫千户李光耀带人连夜破译。这些密信详细记载了天启十年以来,锅岛氏如何通过倭寇忍者与建虏勾结,提供情报、兵器和忍术训练。去年七月高迎祥将军在临津江遭遇的诡异水鬼袭击,正是这些忍者所为!那些水鬼能在水下潜伏数个时辰,用的正是倭国秘传的'龟息术'。"
朱由检指尖发白,猛地合上密信:"好个倭寇!好个锅岛氏!竟敢暗中勾结建虏,图我神州!"他的声音如同冰裂,每个字都带着凛冽的杀意。
最令人悚然的是一幅血绘地图:倭国武士与八旗铁骑并辔驰骋,铁蹄踏破山海关,直指京师!地图上用朱砂标注着进攻路线,朝鲜半岛被涂成血色,旁边注着"欲取中原,先定朝鲜"八个触目惊心的大字。
汉城钟路街顿时风声鹤唳。隐龙卫全员出动,玄甲卫士的脚步声响彻大街小巷,在全城搜捕倭寇间谍。
煎饼摊前,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眼神游移,指间暗藏淬毒手里剑。那毒刃泛着幽蓝的光泽,显然是浸过见血封喉的剧毒。"拿人!"龙鳞卫百户赵彬如猛虎扑至,铁臂如钳直取对方咽喉。倭谍翻身欲遁,却被先前那老妪一擀面杖扫中踝骨!"呸!老身早瞧这厮古怪!"老妪一脚踏住刺客脊背,擀面杖抵住其后心,"日日拿永乐通宝兑银元,当俺老糊涂不成?"
龙鳞卫搜出暗镖密信,悚然色变:"竟是伊贺上忍!信上说三日后要火烧粮仓!"那密信用隐形药水书写,在烛火烘烤下才显现出密密麻麻的倭文。
同期,仁川港内"金州号"商船货舱惊现夹层!起获淬毒苦无百柄、硫磺千斤并爆裂符若干。船长伏地泣诉:"锅岛氏以家眷相胁,逼小的运货入境啊!那些倭人在水下用磁石定位,每次都在月黑风高时接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