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是如同火山爆发般的狂潮!无数将士,尤其是那些失去了无数同袍的血镰营老兵,再也抑制不住情绪,热泪纵横,用嘶哑的喉咙发出最竭力的呐喊:
“陛下万岁!大明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愿为陛下效死!愿为大明效死!”
声浪滚滚,直冲云霄,天地为之动容!
------
就在京师为封赏沸腾之时,《大明日报》将《辽东垦荒令》的详细条款传遍了帝国北方的每一个角落。
山东,登州府某村,一户姓王的农户家里,气氛凝重而热烈。王家有六个儿子,地却只有不到十亩,年年辛苦,交了赋税后仅够糊口,几个儿子连媳妇都要不起。
晚饭桌上,老大放下碗筷,深吸一口气:“爹,娘,俺想好了,俺要去辽东!”
王老汉吧嗒着旱烟,没说话。王母急了:“老大!你胡说啥!那关外是啥好地方?苦寒之地,还有鞑子…”
“娘!” 老二抢着说,手里挥舞着一张不知传了多少手的报纸,“报纸上白纸黑字写着哩!陛下下了旨!去了就分一百亩地!五年不交皇粮!官府给牛给种子还给安家钱!鞑子也被卢大将军打跑了,现在叫乐浪省,是咱大明的地界了!”
老三也附和:“是啊娘!咱家兄弟六个,挤在这几亩地上,能有啥出息?去了辽东,一人开一百亩,那就是六百亩地啊!咱老王家就发达了!”
老四老五老六也纷纷点头,眼中充满了对土地的渴望。
王老汉磕了磕烟袋锅子,慢悠悠开口,声音却有些沙哑:“理是这么个理…可是,这一去千里迢迢,背井离乡…万一…”
“爹!” 老大语气坚定,“没啥万一!留在家里,才是万一饿死!搏一把,给弟弟们搏个前程出来!俺是长子,俺先去!等俺在那边站稳脚跟,开了地,盖了房,再接弟弟们过去!官府的章程说了,可以分批次去!”
王母抹着眼泪:“儿啊…那地方人生地不熟…”
“娘,” 老大放缓语气,“陛下金口玉言,还能骗咱老百姓?那么多人都去,咱怕啥?等咱家在那边有了六百亩地,您和爹就是老太爷,老太太了!”
沉默良久,王老汉猛地一拍大腿:“中!老大说得对!窝在这里,一辈子受穷!就去闯一闯!老大先去,老二老三跟着帮忙,老四老五老六留在家里,等信儿!咱老王家,能不能翻身,就看这一遭了!”
就这样,在生存的压力和对未来的憧憬下,无数个像王家这样的家庭,做出了艰难而充满希望的决定。很快,从山东、北直隶、山西、河南等地,一股股携家带口、推着独轮车、挑着担子的人流,开始汇聚成庞大的队伍,如同奔腾的江河,向着山海关,向着那片传说中“捏一把能出油”的黑土地,浩浩荡荡地涌去。
一场由国家主导、民众响应的宏大移民潮——“闯关东”,正式拉开了序幕。帝国的北疆,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喜欢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