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文华殿小朝会。被召见的皆是帝国真正的决策核心:
? 首辅袁可立
? 次辅李邦华
? 东阁大学士徐光启
? 武英殿大学士张国纪
? 文华殿大学士毕自严
? (孙承宗远在辽东遥控边务,缺席)
朱啸没有先透露那惊人的系统奖励,而是直接将问题抛出:“众卿,乐浪省建制已定,洪承畴不日即将赴任。然其地新附,百废待兴,且孤悬海外,倭寇窥伺。今日召诸位来,便是要议定这治理细则,首要便是官员选派、海防驻军及钱粮筹措。”
首辅袁可立率先开口,声音沉稳:“陛下,老臣以为,官员选派当三管齐下。
其一,从翰林院、六部观政进士中,遴选年轻干练、通晓实务者,授以州县正印官,此为中坚,可保政令通达,贯彻朝廷意志。
其二,从山东、北直隶等临近省份,抽调有经验的佐贰官、知县,前往担任府级要职,以其经验稳定地方。
其三,对原朝鲜官员,需严格甄别,凡无劣迹、有才名、且愿真心归化者,可留任低级佐吏或教谕等职,以安士心,但绝不可委以重任、掌握实权。”
次辅李邦华接口道:“首辅老成谋国,臣附议。至于海防,乃重中之重。臣与兵部议过,乐浪海疆漫长,需分重点布防。釜山、元山、仁川三大港,需常驻水师主力,配备大型战船。其余沿海要隘,修建炮台哨所,驻守陆军,与水师呼应。驻军兵力,初步需水师一万五千,陆军两万。可从登莱、东江镇抽调精锐为基干,再于当地招募健勇编练新军。”
一说到兵力钱粮,毕自严立刻站了出来,面色凝重:“陛下,李阁老所议甚是,然这钱粮…水陆三万五千大军,岁饷、粮秣、器械维护、战舰营造修缮,初步估算,每年需额外耗费白银至少五百万两!这尚不包括修建炮台、港口等一次性投入。国库虽丰,然辽东、九边、各省水利赈灾皆需巨款,骤然增加如此庞大开销,臣…臣恐难以为继啊。”他看向朱啸,意思很明白:陛下,要么减人,要么您内帑得帮衬点。
朱啸微微一笑,知道该自己出场了:“毕爱卿,国库目前存银已超十亿两白银,你还是那么拮据吝啬,乐浪已归汉土,不可厚此薄彼。”
“但是你所虑,朕已知之。钱粮之事,朕自行安排”他顿了顿,看向张国纪:“张卿,皇家商会今年海外贸易、盐铁专卖之利,可抽调几何支援乐浪?”
张国纪早有准备,躬身道:“回陛下,商会可先行支取三百万两,用于采购首批军需、建材,并可组织船队,承担部分粮草转运之责,以省运费。”
朱啸点头,终于抛出了部分底牌:“好!诸位爱卿皆老成谋国,所议甚善。朕也思虑良久,于此定策。”
众人立刻凝神静听。
“其一,官员选派,依袁先生所议,三管齐下,由吏部牵头,内阁核定,即刻办理。强调一点:赴任官员,俸禄加倍,表现优异者,三年考满,超擢任用!”
“其二,海防驻军,就依李卿所言,水陆三万五千。所需钱粮…”朱啸目光扫过毕自严,“五百万两,朕之内帑,先出三百万两!剩余二百万两,及日后常额开支,由乐浪省自身盐税、渔税、海关税逐步抵充,不足部分,再由国库补足。毕卿,如此可好?”
毕自严顿时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陛下圣明!如此安排,国库毫无压力,臣必全力配合!”他虽然惊讶于内帑的雄厚,但结果是好的。
“其三,”朱啸最后说道,目光炯炯,“乐浪新复,当示以皇恩浩荡。除派遣官员、驻扎军队外,朕决意,迁移北直隶、山东无地贫民五千户,其余各地招募九万五千户,合计十万户充辽东、乐浪。朝廷赐予耕牛、‘乐浪金’稻种、及安家银两,实边乐浪!徐卿,你天工院近来整理之农工典籍,若有于民生有益之处,可优先于乐浪试行!”
礼部侍郎何如宠出列:“陛下,乐浪金稻种,应改名为天启稻种,已彰显陛下威名和恩德”
天启皇帝朱啸一听大喜:“准诏,徐爱卿,请于大明日报刊印声明天下”
“臣等遵旨!陛下圣明!”众阁臣心悦诚服,齐声躬身。他们虽然惊讶于陛下内帑之丰厚和决策之果断,但如此周全的安排,无疑能让乐浪省最快速度稳定下来,并成为帝国东方的坚固堡垒。
朱啸看着臣工们退去的背影,手指轻轻敲打着龙椅扶手,感受着识海中那浩瀚的能量点和超越时代的舰船图纸。
喜欢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