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北京),乾清宫西暖阁。
烛火映照御案,两份奏报静陈其上。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大明帝国银行天启十一年度总报》数据煌煌:
? 分行扩张: 南京、天津、广州、泉州、成都、西安、太原、武昌、开封九大分行建成开业!
? 银票流通: 发行“帝国银票”折合银元五千万枚!信誉稳固!
? 小额铜元: 五种面值(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发行量逾十亿枚!市井交易效率倍增!
? 存贷业务: 吸纳存款八千万枚银元!发放低息贷款五千万枚!扶持西北屯垦、辽东工坊、天工院研发!
? 汇兑体系: 汇票业务激增!异地贸易成本大降!
龙鳞卫指挥使赵铁柱的《帝国银行分行运行暗访录》则透出暗流:
? 江南暗礁: 南京分行虽开业,然残余地方胥吏勾结未被彻底清算的中小海商、市舶司旧吏、及部分贪婪税吏暗中抵制!散布“银票将贬值”谣言!刁难使用银票商贩!课以重税!查扣货物!
? 蜀道荆棘: 成都分行地处内陆,交通不便,银票流通缓慢!百姓尤信赖现银!小额铜元推广受阻!当地新兴“夔门商帮”(控制长江上游航运)及部分与土司勾结的豪强私设钱庄!高息揽储!盘剥百姓!冲击银行信誉!
? 晋地角力: 太原分行遭遇新兴“汾水商帮”(原晋商八大家倒台后崛起,主营粮、铁、药材)及部分转型缓慢的票号残余势力顽强抵抗!利用地方人脉阻挠商贾转投银行!暗中操控汇兑市场!压低银行汇票价格!
? 人才短板: 各地分行皆面临精通算学、金融人才奇缺!账目混乱!风控薄弱!舞弊时有发生!
朱啸熔金般的眸子扫过奏报,火焰无声跳跃,带着掌控一切的锐利。
“方正化!”
“奴婢在!”
“传林墨白、毕自严、赵铁柱即刻入宫议事!”
“奴婢遵旨!”
------
片刻后,西暖阁。
林墨白(银行总督办)、毕自严、赵铁柱肃立。
“江南之事,尔等如何看?”朱啸声音平静,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林墨白目光锐利:“陛下!江南抵制,乃残余旧势力与新晋贪婪之徒勾结,妄图阻挠新政!魏公公坐镇海监司,掌海贸关税,忠心耿耿,定不容此等宵小作祟!臣请陛下密谕魏公公,以雷霆手段肃清江南!”
“善!”朱啸眼中精光一闪,“魏伴伴忠勇无双,定不负朕望!赵铁柱!”
“臣在!”
“龙鳞卫即刻南下!会同南京都察院!严查散布谣言、刁难商贩之胥吏、海商、税吏!无论背景!抓典型!重判!抄家!以儆效尤!为魏公公扫清障碍!”
“臣遵旨!”赵铁柱领命,杀气凛然。
林墨白·金融破局·阳谋利导!
“陛下!臣另有阳谋三策,可釜底抽薪,瓦解抵制!”
“其一,关税利刃! 请户部明发旨意:凡在帝国银行开设‘海贸专户’,并使用银票结算关税及大宗货款者,享关税九折优惠及优先通关验货特权!此乃真金白银之利,海商必趋之若鹜!”
“其二,舆论定锚! 于《大明日报》头版刊发社论:‘帝国银票以帝国黄金储备、关税、盐税为担保,坚如磐石!’并公布部分储备数据!同时采访已享优惠之海商,现身说法,粉碎谣言!”
“其三,扶持新锐! 重点扶持与皇家商会合作紧密、支持新政之新兴海商(如南洋贸易商陈海龙),提供低息贷款、优先供货,助其壮大,使其成为银行在海商中之标杆!”
“好!毕爱卿!”
“臣在!”
“即刻拟旨!明发‘海贸银票结算关税九折优惠令’及‘优先通关令’!通告各市舶司、海关!”
“臣遵旨!”
“方正化!”
“奴婢在!”
“拟密旨!八百里加急送宁波海监司总署!交魏忠贤亲启!”
------
宁波,海监司总署,观海台。
魏忠贤一身蟒袍,立于高台,海风猎猎。他展开密旨,熔金般的夕阳映照着他忠诚而刚毅的面容。
“陛下圣虑深远!银行乃国本!竟有宵小敢阻挠!”魏忠贤声音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意,“此等蠹虫,不除不足以安江南!不除不足以报陛下天恩!”
“传令!”他猛地转身,眼中寒光爆射!
“一、海监司上下!即日起!全力配合帝国银行!推广银票!凡使用银票结算关税者,一律优先放行!不得刁难!违者立斩!”
“二、着‘隐鳞卫’(海监司秘密稽查队)!即刻彻查!凡散布谣言!刁难商贩!课以重税!查扣货物者!无论胥吏、海商、税吏!一律锁拿!抄没家产!主犯凌迟!家眷流放琼州!幕后指使者无论何人!揪出立斩!”
“三、通告依附海监司之海商!即日起!必须使用银票结算!违者取消海贸资格!没收船引!凡积极响应并带动他人者!赐‘忠信海商’金匾!享额外通关便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