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清洗,皇宫终于“干净”了。
---
奉天殿
大朝会即将开始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俯身叩拜,齐声高呼。
天启帝朱由校端坐龙椅,语气平静道:
“起身。”
群臣缓缓站起:
“谢皇上。”
这是朱由校第二次临朝,若不算登基大典那次,这算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上朝。
“王朝辅,宣旨。”
王朝辅快步上前,展开圣旨朗声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郑皇贵妃与李选侍二人勾结作乱,谋害先帝,胁迫朕躬,图谋掌控朝局。今李选侍已在先帝灵前杖毙,郑皇贵妃悔过自新,因其早年亦受李选侍蒙蔽,属无心之过,现自愿为神宗皇帝守灵以赎己罪。涉案宫人太监均已正法!”
王朝辅又从身旁小太监手中接过另一道圣旨,继续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后宫无主,致生李郑之乱。为防此类事再度发生,今尊神宗遗妃刘昭妃为宣懿太妃,掌太后印信,迁居慈宁宫,统摄后宫诸务。”
百官听罢,纷纷高呼“皇上圣明”。
但东林一派并不满意。他们原计划借李郑之事与皇上出宫一事施压,迫使皇上让步放权。谁知皇上早已处置妥当,如今只是知会他们一声,连圣旨都已下达,必定是方从哲所为。
其中最焦急的莫过于兵科都给事中杨涟,他恨不得立刻冲出殿外与皇上当面辩理。
“众卿可有要事上奏?”
朱由校话音刚落,杨涟立即出列:
“臣启奏皇上,臣有本奏,臣要参劾首辅方从哲!”
朱由校未料他们率先对方向哲下手,暂且静观其变。
方从哲听闻被弹劾,神色不变,似早已预料此事。
“臣参方从哲三大罪:其一,勾结郑皇贵妃与李选侍,合谋加害先帝。其二,勾结地方大员,纵寇自重。其三,把持朝政,任用亲信!”
朱由校听后,心中暗笑,没想到他们竟列出三条大罪。
“嗯,卿家细细说来。”
杨涟躬身继续道:
“第一大罪:当年先帝病重之时,内侍崔文升呈上一偏方,服后先帝吐泻不止,一夜竟如厕三十余次,致使病情加重。臣怀疑此乃毒药!崔文升不过一介小宦,即便略通医术,岂能胜过太医院诸位御医?再者,李可灼又献所谓仙丹,先帝服两粒后竟骤然崩逝。若世上真有仙丹,何来无人长生?身为首辅的方从哲岂会不明此理?而此二人皆由方从哲亲自引荐入宫,臣疑其心怀异志!”
“第二条大罪:方从哲与熊廷弼暗中勾连,侵吞辽东军饷。先帝曾拨银二百万两,用于补发九边及辽东将士饷银。可不过才过去十天,熊廷弼又上奏请求再拨饷银。而前后发放军饷一事皆由方从哲一手操办,这里面必然有猫腻。两人必定是串通一气,中饱私囊!更甚者,熊廷弼镇守辽东两年多,即便努尔哈赤兵力再强,也总该有些战事。可熊廷弼惧敌如虎,敌军进一步,他就退一步,如今已退至沈阳一线。再这样下去,沈阳恐怕也要拱手让人!兵部多次下令出战,他却以‘避敌锋芒、以守为攻’为由推脱,这分明是养寇自重!”
“第三条大罪:万历四十六年至四十八年,朝廷官职空缺严重。吏部提出的人选屡屡被驳回,致使政务无人处理,国事日废。而与方从哲关系亲近之人,却年年升迁,不论其才干如何!”
杨涟一口气将方从哲的三大罪状大声念出,语气铿锵。
吏科给事中魏大中随即出列,奏道:
“陛下,此等奸臣怎能位居百官之首?请陛下下旨,罢免方从哲内阁首辅之职!”
早有准备的东林派官员纷纷上前,齐声附议:
“请陛下罢免方从哲!”
朱由校扫视一眼,至少半数官员都站在杨涟一边。
虽说方从哲并非他要重点清算的对象,但他对这人也没什么好感。此人既无大忠,也无大奸,不过是懂得自保罢了。
杨涟所奏大多属实,朱由校本就不想保他。但也不愿赶尽杀绝,打算给他留条退路。
方从哲似乎看出了皇帝的心思,立刻出列叩首:
“陛下,臣请求辞官归乡!”
“准!”
朱由校话音刚落,便望向那些要求罢免方从哲的官员。有人面露轻松,有人仍显不甘,但事已至此,也无法再争。
“诸位爱卿,还有何事要奏?”
接下来便是文官们例行的举荐与弹劾。
有人推荐某某才能出众,堪当大任;也有人控诉某某怀才不遇。顺带又参了几位齐、楚、浙党官员。
今日朝会,东林党可谓大获全胜。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