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点头表示赞同):“是啊,不过既然接了皇命,咱们就得努力做好。”
三丫(坚定地):“对,我相信咱们一定能完成任务!”
第三幕:转机出现
时间:明朝,傍晚
地点:宫束班工作室
人物:宫束班成员(阿福、二牛、三丫、老陈)
回到工作室,众人围坐在一起,满脸沮丧。
二牛(垂头丧气):“这任务也太难了,我看咱们是完成不了了,要被砍头了。”
三丫(着急地):“别瞎说,咱们再想想办法。”
老陈(突然眼睛一亮,指着一本古籍):“等等,我好像在这本古籍里看到过一些关于云图的记载,也许能帮到咱们。” 他说着,快速翻阅古籍。
阿福(凑过去,期待地):“真的吗?老陈,快看看。”
老陈(兴奋地):“找到了!这里提到一本叫《白猿献三光图》的书,成书于十四世纪中叶,载有 132 幅云图,还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与现代气象学原理相一致,比欧洲早了数百年。”
众人(惊喜地):“真的?那咱们赶紧找找这本书。”
于是,四人开始四处寻找《白猿献三光图》。他们翻遍了皇宫的藏书阁,询问了许多学识渊博的官员,终于在一位老学士那里借到了一本手抄本。
老陈(小心翼翼地翻开书,仔细研读):“上面说,观测云要注意云的形状、颜色、位置和移动方向,不同的云对应不同的天气。比如,这种像鱼鳞一样的云,叫卷积云,出现它可能预示着会有大风。”
二牛(兴奋地跳起来):“太好了,这下咱们有办法了!”
阿福(也露出了笑容):“那咱们赶紧按照书上说的去观测。”
第二天,四人再次来到观天台。
三丫(拿着《白猿献三光图》,对照着天空中的云):“你们看,那朵云有点像书上说的积雨云,是不是要下雨了?”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天空中一朵云底部平坦,云顶隆起,颜色较深。
二牛(满不在乎地):“我看不像,说不定就是朵普通的云。”
老陈(皱着眉头,仔细观察):“还是小心为妙,先做好记录。”
他们一边观察,一边记录云的特征和变化。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又遇到了问题。
阿福(疑惑地):“书上说云的移动方向能判断风向,可这云一会儿往这边飘,一会儿往那边飘,怎么判断啊?”
二牛(挠挠头):“是啊,这也太难了。”
老陈(沉思片刻):“可能是我们理解得还不够透彻,咱们再研究研究书,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
尽管遇到了新的困难,但众人并没有气馁,他们坚信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完成任务 。
第四幕:逐渐上手
时间:明朝,上午
地点:皇宫观天台
人物:宫束班成员(阿福、二牛、三丫、老陈)
在之后的日子里,宫束班成员每天都早早来到观天台,按照《白猿献三光图》上的方法仔细观测云。
阿福(手持风向仪,专注地):“现在风向是东南风,风速大概……”
二牛(在一旁看着云,突然喊道):“阿福,别管什么风速了,快来看,这朵云像不像我昨天吃的大馒头?”
阿福(无奈地放下风向仪,看了一眼云):“二牛,咱们是在观测云,不是看它像什么馒头。你看这云,底部平坦,顶部有些隆起,很可能是积云。”
三丫(对照着书,认真地记录):“积云,一般在晴天出现,天气比较稳定。”
老陈(点头赞同):“没错,看来今天又是个好天气。不过,大家还是不能掉以轻心,继续观察云的变化。”
众人继续观测,三丫发现了一朵形状奇特的云。
三丫(指着天空,兴奋地):“你们看,那朵云像不像一条长长的丝带,弯弯的。”
老陈(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脸色微变):“不好,那是钩卷云,书上说出现钩卷云,可能预示着要变天,或许不久后会有风雨。”
众人一听,立刻紧张起来,开始更加密切地关注天空。
二牛(满不在乎地):“我才不信呢,这大晴天的,怎么可能说变就变。”
话还没说完,天空中原本晴朗的区域渐渐被一些零散的云覆盖,而且云的移动速度明显加快。
阿福(着急地):“老陈,看来真的要变天了,咱们得赶紧把这些变化记录下来。”
大家手忙脚乱地记录着云的变化,二牛在慌乱中不小心把记录的本子弄掉了,被风吹出去好远。
二牛(边追边喊):“哎呀,我的本子,别跑啊!”
好不容易把本子追回来,天空已经乌云密布,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老陈(大声喊道):“快,咱们先回工作室,等雨停了再继续。”
四人匆忙收拾好工具,赶回工作室。
回到工作室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整理刚才的观测记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艺之神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