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承认不足不丢脸:坦诚比掩饰更得信任
村里的小栓开农机修理铺时,有次修坏了客户的轴承 —— 他本来想瞒着,偷偷换个新的糊弄过去,可又怕客户发现更麻烦,最后还是主动跟客户说:“对不起,我没掌握好拆卸力度,把轴承弄坏了,我赔您个新的,再给您打八折修剩下的部分。”
没想到客户不仅没生气,还说:“你能主动承认,比那些藏着掖着的人靠谱多了,以后修农机还找你。” 周老栓知道后跟小栓说:“掩饰不足只会让人觉得你不真诚,坦诚认错反而能让人看到你的实在。敢暴露短板的人,才更容易获得信任,这是大智慧,不是丢脸。” 后来小栓遇到问题从不瞒报,反而成了村里出了名的 “靠谱修理工”。
2、领导犯错,装傻比指正聪明:不碰利益,别做 “纠错者”
镇上的小李在工厂当组长时,有次领导算错了生产指标,把 “每月 500 件” 写成了 “600 件”,不少同事都看出来了,有人劝小李 “赶紧提醒领导,说不定能受表扬”。
小李没急着说,反而装作没发现 —— 他知道这个错误不会影响实际生产(工厂每月产能本就有富余),要是贸然指正,领导说不定会觉得 “你这是故意挑我错”。果然没过两天,领导自己发现了错误,默默改了过来。周老栓跟小李说:“只要错误不沾你的利益,就别当‘纠错侠’。领导心里门清,就算知道错了,也不想被下属当众戳穿。你装傻,反而比凑上去指正更聪明,还能少得罪人。”
3、微信求助先发红包:态度比钱重要,懂事才好办事
村里的张婶想让隔壁的大学生帮忙给孙子改作文,没直接发消息,而是先给对方发了个 20 元的红包,附言:“麻烦你帮孩子看看作文,一点心意,别嫌少。”
大学生没收红包,但很快就帮着改好了,还跟张婶说:“您太客气了,这点小事不用发红包。” 张婶跟周老栓说:“我知道钱不多,但这是个态度 —— 不能白麻烦别人,让人家知道我懂规矩,不是想‘白嫖’。” 周老栓点头:“人和人打交道,利益是基础,主动发红包不是让你花钱买帮忙,是让对方看到你的诚意。态度到位了,别人帮你的意愿自然高,这是懂事,也是智慧。”
4、穷别挂嘴边:向上社交要 “适度包装”,可怜换不来价值
村里的后生小王总爱 “哭穷”—— 跟人吃饭时说 “我最近没钱,这顿你请”;想跟人合伙做小生意,又说 “我没本钱,你多投点”。慢慢的,没人愿意跟他吃饭,也没人敢跟他合伙,大家都觉得 “跟他来往只会吃亏”。
周老栓跟小王说:“向上社交靠的是价值交换,不是可怜。你总说自己穷,别人不会同情你,只会觉得‘你没本事,帮不了我’,自然会远离你。就算没多少钱,也别挂在嘴边,适度包装自己的状态 —— 比如跟人聊‘我最近在学修电动车,以后说不定能帮大家修修’,比哭穷强多了。” 后来小王不再哭穷,反而专心学手艺,慢慢也有人愿意跟他合作了。
5、不揭穿别人的谎言:配合表演,给面子才得尊重
镇上的李老板总跟人说 “我年轻时在广州做过大生意”,其实大家都知道,他就是在广州摆过几年地摊。有次有人想戳穿他,周老栓偷偷拦住了:“他说这话就是想撑撑面子,没碍着谁,你揭穿了,他下不来台,说不定还会记恨你。”
后来李老板知道了这事,对周老栓格外客气,有好的进货渠道还主动跟他分享。周老栓说:“这世界上没人不‘表演’,只要不害人,就别戳穿别人的谎言。你给对方留面子,对方才会给你尊重,适当配合表演,不是虚伪,是给彼此留余地,也是一种慈悲。”
6、别随便收别人的礼物:礼物背后有目的,贸然收会惹麻烦
村里的王会计,有次收了供应商送的一箱酒 —— 对方说 “就是一点心意,感谢你平时多照顾”,王会计没多想就收下了。结果没过多久,供应商就找他 “帮忙”:想让他在统计材料质量时 “多通融”,王会计要是不答应,对方就说 “你收了我的酒,现在不帮我?”
王会计没办法,只能找周老栓想办法,最后把酒还了回去,才摆脱了麻烦。周老栓跟他说:“没有平白无故的礼物,背后都藏着目的。你随便收了,就等于默认‘我欠你人情’,要是满足不了对方的需求,反而会从‘朋友’变‘仇人’。别贪小便宜,不该收的礼物坚决别碰。”
7、过分迁就等于慢性自杀:边界要明晰,别养出 “得寸进尺”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迁就邻居 —— 邻居借她的刺绣线不还,她不说;邻居让她帮忙绣个抱枕,明明自己很忙,也答应。结果邻居越来越过分,最后居然让她 “免费绣十对枕套,给我儿子当婚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