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遇着坎儿别抱怨,撸起袖子解决才管用
村西头的王二婶,前阵子家里的老井抽不上水,她没急着坐在门槛上哭,也没逢人就说 “这日子没法过了”,反倒扛着锄头去村东头找老周头请教。老周头教她 “先看看井里是不是有杂物堵了,再检查抽水泵的管子漏没漏”,王二婶回家照着做,果然把井修好了。
后来有人问她 “咋不抱怨几句”,王二婶说:“抱怨有啥用?除了让别人跟着闹心,啥忙也帮不上。跟人打交道,人家看的是你能不能办事,不是你会不会诉苦。你要是只会说不会做,谁愿意把你当朋友?遇着山就开道,见着水就搭桥,手底下的活儿比嘴上的话硬气,别人才会高看你。” 村里以前有个后生,一遇事儿就抱怨,后来大家有活儿都不找他,他自己也觉得没脸面,慢慢也学着踏实做事了。
2、待人实诚,比啥花架子都管用
村里的会计老陈,以前总爱找借口 —— 有人找他帮忙算账,他不想去,就说 “我手头忙着呢”,结果被人撞见他在家晒太阳;有人找他借农具,他不想借,就说 “农具坏了”,结果转头就把农具借给了别人。时间长了,大家都觉得老陈不实在,慢慢不跟他来往了。
后来老陈听了老周头的劝,学着坦诚待人。有人再找他帮忙算账,他不想去就说 “我今天身子不舒服,实在没力气,明天帮你算成不”;有人找他借农具,他不想借就说 “我明天还要用,等我用完了再借你”。没想到大家反而更愿意跟他来往了,说 “老陈实在,不绕弯子”。老陈说:“以前总觉得找借口能应付过去,后来才知道,坦诚比啥技巧都管用。你不想做就直说,别人反而能理解;你编瞎话,反倒让人觉得你不尊重他。很多时候,拦着你的不是别人,是你自己瞎琢磨出来的顾虑。”
3、别一见面就笑,顿一下再笑更招人信
村里的小芳,以前见着人就咧嘴笑,不管熟不熟,都笑得一脸热情。可有人背后说 “小芳的笑太假了,跟卖糖的似的,不实在”,还有人觉得她 “是不是想求我办事,才这么讨好”。小芳听了,心里不是滋味。
老周头跟她说:“笑是好事,但别太急。见着人先顿一下,看看对方是谁,再慢慢笑出来,这样别人会觉得‘你是真心想跟我打招呼,不是随便应付’,反而会信任你。你一上来就笑,别人会觉得你的笑不值钱,还以为你想讨好他。” 小芳试着改了改,见着人先点头问好,再慢慢笑,果然没人再说她 “假” 了,跟她来往的人也多了。
4、客人走时给点东西,人情才能处得久
村里的李婶,最懂待客的理。有人去她家做客,不管带没带礼物,走的时候李婶都会给人装些东西 —— 春天给一把刚摘的青菜,夏天给几个院里种的西瓜,秋天给一捧晒干的花生,冬天给一块自己织的围巾。有人说 “你这太客气了,没必要”,李婶说:“让客人空着手走,总觉得心里不踏实。给点东西,不是图啥,是让客人知道我把他当回事。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这样人情才能处得久。”
有回镇上的批发商去李婶家收蔬菜,走的时候李婶给人装了一筐刚摘的番茄,批发商特别高兴,后来给李婶的蔬菜价都比别人高。李婶说:“别小看这一点东西,能让人记你好,还能立起你‘大气’的名声,以后办事也方便。”
5、有个拿得出手的爱好,比啥名片都管用
村里的刘师傅,除了会做木工,还爱下棋,而且下得特别好,村里没人能下过他。每到傍晚,村口的老槐树下就围满了人,看刘师傅跟人下棋。有人说 “刘师傅,你这棋下得真好”,刘师傅就笑着教人家几招。慢慢的,不仅村里的人喜欢跟他来往,连镇上的人都来找他下棋,还顺便找他做家具。
刘师傅说:“有个拿得出手的爱好,比啥名片都管用。你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整个人都亮堂,别人能看到你的自律和自信。我下棋的时候,眼里只有棋盘,别人看着我专注,也愿意跟我来往。不管是运动、音乐,还是读书、书法,只要你能把它做好,就能吸引人。” 村里的后生小栓,学着刘师傅的样,练起了书法,后来村里办活动,小栓写的对联被挂在村口,不少人都夸他 “有本事”,跟他来往的人也多了。
6、多读书,遇事才能不慌神
村里的周掌柜,最爱读书,不管多忙,每天晚上都要读半个时辰的书。有人说 “你一个开布店的,读那么多书干啥”,周掌柜说:“读书能让人脑子清楚。你遇到的事,书里早就写过,别人怎么解决的,你能学着点。说话能说到点子上,做事能想得长远,都是读书读出来的。”
有回镇上的布店都在降价促销,周掌柜没跟着降,反而进了一批新样式的布,还在店里办了个 “布样展览”。有人说他 “疯了”,结果他的布卖得比谁都好。周掌柜说:“书里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就是照着做的。要是不读书,我也只会跟着别人降价,哪能想到这法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