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想盖新房,一开始觉得 “得花好多钱、好多时间”,越想越愁,迟迟不敢动工。老周跟他说:“你别总想着‘盖完得花多少’,先想想‘今天能搬几块砖、明天能买几根钢筋’,慢慢攒、慢慢干,房子总会盖起来的。” 小李听了,开始每天攒点钱,周末去拉砖、买材料,一年下来,新房真的盖好了。
小李说:“以前总怕目标太远,不敢开始;现在知道,长远的目标就像地里的庄稼,你不用天天想着‘啥时候能成熟’,只要按时浇水、施肥,到了季节自然会丰收。专注当下,一步一步走,再长的路也能走完。” 老辈人常说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别焦虑未来,别害怕遥远,把当下的每一步走稳,日子自然会朝着你想要的方向走。
6. 曾经看不惯的,如今笑着过
村里的老陈,以前总看不惯邻居张婶爱唠叨,觉得 “她话太多,烦得慌”,见着张婶就躲;看不惯年轻人穿破洞裤子,觉得 “不像话,没个正经样”。可随着年纪大了,他慢慢发现,张婶的唠叨里藏着关心 —— 谁家孩子生病了,她会主动帮忙;年轻人穿破洞裤子,只是觉得好看,也没干啥坏事。
有次张婶跟老陈说 “你家的玉米该浇水了,我看天要旱了”,老陈心里暖暖的,笑着说 “谢谢你提醒,我这就去浇”。后来见着穿破洞裤子的年轻人,老陈也不再皱眉头,反而会跟他们聊几句 “年轻人的衣服真时髦”。老陈说:“以前总觉得‘别人该按我的想法活’,看不顺眼就生气;现在才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没必要强求别人跟自己一样。曾经看不惯的、受不了的,如今一笑而过,反而觉得心里宽敞多了。”
老辈人常说 “成熟不是藏起情绪,是懂得包容”。你不用强迫自己喜欢所有东西,但也不用因为看不惯就斤斤计较。看破不说破,给别人台阶,也给自己留余地,当你学会理解和慈悲,就真正长大了。村里的小芳,以前总受不了同事背后说闲话,现在就算听到了,也只会笑着走开,她说:“别人说啥是别人的事,我没必要因为别人的错,让自己不开心。”
7. 别总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村里的王婶,以前总觉得 “自己命苦,受了好多委屈”—— 丈夫早逝,自己一个人带孩子,种地、养家全靠自己,跟人聊天总忍不住哭。可后来她发现,哭解决不了问题,孩子还会跟着担心,地里的活还得自己干。
老周跟她说:“每个人过日子都有自己的难,你觉得自己委屈,别人说不定也在受委屈。你哭哭啼啼,啥也改变不了,只会让自己更郁闷。不如该吃吃、该喝喝,把手里的活干好,你能扛住多少难,将来就能享多少福。”
王婶听了,慢慢不再总提委屈,每天早起种地,晚上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日子慢慢好起来,孩子也越来越孝顺。王婶说:“以前总觉得自己可怜,越想越觉得委屈;现在忙着干活、忙着过日子,反而忘了委屈这回事。扛过了那些难,再回头看,才发现自己也挺厉害的。” 老辈人常说 “委屈就像地里的石头,你总盯着它,它就硌得你疼;你把它搬开,路就好走了”,别沉浸在委屈里,把劲儿用在做事上,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8. 管不了别人,就管好自己
村里的人都知道,你没法让天总下雨,也没法让庄稼长得一模一样,就像你没法让别人都按你的想法做事。老周以前总想着 “让邻居跟自己一起种反季蔬菜”,苦口婆心地劝,可邻居不愿意,老周还生气,觉得 “邻居不懂得抓住机会”。后来他想通了,“别人不想种,就算了,我自己种好就行”,结果他的蔬菜赚了钱,邻居反而主动来找他请教。
老周说:“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谁都改变不了。你别总期待别人‘该怎么样’,不如把心思放在‘自己该怎么样’上,让自己变得更好,才是改变一切的根本。” 村里的小李,以前总盼着老板能给自己涨工资,天天抱怨 “老板太抠”,可工资一直没涨。后来他开始自学修农机,技术越来越好,老板主动给他涨了工资,还把重要的活交给了他。
小李说:“以前总想着改变别人,结果啥也没改变;现在专注改变自己,反而得到了想要的。你把自己活亮了,周围的一切自然会跟着变好。” 老辈人常说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别对别人有太高期待,管好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人,日子自然会顺。
9. 平安快乐是本,其他都是添头
村里的老支书,快八十岁了,没多少钱,也没多大名气,可天天乐呵呵的,因为他身体硬朗,家人平安。老支书常跟村里人说:“人生就像种庄稼,平安快乐就是土地,有了好土地,才能种出好庄稼;要是土地不好,就算种再好的种子,也长不好。其他的钱、名声,都是土地上长出来的庄稼,有最好,没有也没关系,只要土地好,日子就差不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