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里不少年轻人,用花呗、白条买手机、买衣服,发了工资先还贷款,自己连顿饱饭都舍不得吃。老辈人说 “寅吃卯粮,日子必慌”,你别被那些 “撑面子” 的广告骗了,人家打广告是为了赚你的钱,不是为了让你过好日子。日子是自己的,跟人比来比去,只会把自己的日子比乱。
5. 别光抱怨不干事,越抱怨日子越糟
村里的王婶,天天抱怨 “天太旱,庄稼长不好”“物价太贵,钱不够花”“邻居不帮忙,人心太坏”,从早到晚,嘴里就没一句顺心话。家人听着烦,邻居见着躲,连她自己都觉得,日子过得越来越糟。
老周跟她说 “你别光抱怨,天旱了就多浇几遍地,钱不够花就琢磨着多赚点,邻居不帮忙就自己多干点,抱怨能让庄稼长高,还是能让钱变多?” 王婶听了,试着每天早起去地里浇水,晚上编竹筐卖,过了两个月,庄稼长得壮了,手里也有了余钱,她发现,抱怨少了,日子反而顺了。
村里的李叔,在镇上的工厂上班,总抱怨 “老板太抠,工资太低”“同事太懒,活都让我干”,可他从不想着 “怎么能涨工资”“怎么能跟同事好好配合”,天天磨洋工,最后老板把他辞退了。李叔说:“我总觉得是别人的错,从来没想着改自己的毛病,现在没了工作,才知道光抱怨不干事,就是毁自己的日子。”
老辈人常说 “抱怨是泄气阀,越放越没劲儿”。你别把自己活成 “负能量吸收器”,天天吐槽这个、抱怨那个,不仅把身边的人都惹烦,还把自己的精气神都耗没了。有那抱怨的功夫,不如去地里拔拔草、去家里扫扫地,干着干着,问题就解决了,日子也就顺了。
6. 问题别躲着,越躲越麻烦
村里的老陈,家里的屋顶漏雨,一开始只是小缝,他想着 “等雨停了再修”,结果雨越下越大,屋顶塌了一块,砸坏了屋里的家具,修屋顶花的钱,比一开始修小缝多了三倍。老陈说:“当时就想着躲躲,没想到越躲越麻烦,早知道一开始就修,也不会花这么多冤枉钱。”
村里的小李,跟人合伙开小卖部,发现合伙人偷偷拿店里的钱,他不敢说,想着 “等赚了钱再说”,结果合伙人越拿越多,最后小卖部赔了钱,两人还闹上了派出所。小李说:“我总想着躲,以为能把问题躲掉,结果问题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把自己也砸进去了。”
老辈人常说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你别以为 “把问题藏起来,它就会消失”,就像地里的杂草,你不除,它就会越长越疯,把庄稼都给挤死。村里的张婶,发现孩子偷偷去河里洗澡,她没说,想着 “孩子别再去就行”,结果孩子又去了,差点淹死。张婶说:“问题就像河里的石头,你不把它搬开,下次过河还会被绊倒,只有把它搬开,路才能走得稳。”
遇到问题,别躲,别逃,哪怕一开始解决不了,也先琢磨琢磨 “该咋办”,找村里人问问,跟家人商量商量,总有解决的办法。越躲,问题越凶;越面对,问题越弱。
7. 别学着当别人,做自己最自在
村里的小芳,看邻村的姑娘穿裙子好看,也买了裙子,可她天天在地里干活,裙子沾了泥、挂了破洞,自己也觉得别扭;看别人学做蛋糕,她也买了烤箱,结果蛋糕没做好几个,烤箱还占了半个厨房。小芳说:“总学着别人的样子活,累得慌,还没活出自己的滋味。”
村里的老周,以前总羡慕镇上的老板穿西装、打领带,也买了一套,结果穿着西装去地里施肥,西装沾了粪,还被树枝勾破了,村里人见了都笑。老周说:“人家穿西装是因为在店里坐班,我穿西装去种地,不是装样子吗?后来我还是穿我的旧布衣,舒服,还耐脏。”
老辈人常说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张三李四,各有各的活法”。你别看着别人好,就想着 “我也要成为他”,别人是苹果树,能结苹果;你是梨树,能结梨子,非要学着苹果树的样子长,最后结不出苹果,还长歪了自己。村里的技术员小李,有人说 “你学学镇上的老板,多赚点钱”,小李说 “我就喜欢修农机,看着坏了的农机被我修好,比赚多少钱都开心”,现在小李成了村里的 “农机能手”,大家都尊敬他。
小李说:“你可以把别人当榜样,学他的本事、学他的踏实, but 别学着当他。做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比啥都强。”
8. 别怕犯错,错了才能长本事
村里的孩子学骑自行车,摔了一跤,哭着不想学了,老周跟他说 “谁学骑车不摔跤?摔一次,就知道该咋保持平衡了,摔两次,就会骑了”。孩子听了,爬起来再学,没过多久就会骑了。老周说:“人就像学骑车,不犯错,咋能学会?不摔跤,咋能长记性?”
村里的王婶,学做馒头,一开始蒸的馒头要么太硬,要么太黏,她想放弃,老支书跟她说 “我刚开始做馒头,蒸坏了十多锅呢,错了就改,下次少放点火、多揉会儿面,慢慢就好了”。王婶听了,天天练,现在蒸的馒头又白又软,村里人都爱跟她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