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快八十了,啥也不怕失去,别人说他 “老了,管不了事了”,他也不生气,该帮村民解决问题还解决;亲戚说他 “该把钱留给儿子”,他也不听,该捐给村里修路还捐。可大家反而更尊重他,觉得他 “活得明白、活得硬气”。老支书说:“不怕失去了,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不用靠别人的帮助,自己能站稳脚,这才是真的长大、真的强了。”
6. 越爱较劲的人,日子越不顺
村里的王婶是个爱较劲的人,种庄稼非要比别人种得好,要是自家的玉米比邻居矮一点,她能整夜睡不着;做饭非要比别人做得香,要是有人说 “你做的菜不如李家”,她能跟人争半天。结果呢?庄稼没种好,还累坏了身体;跟人争来争去,得罪了不少人,日子过得很不顺。
老辈人常说 “太刚易折,太较劲易累”,总追求完美、不允许自己犯错的人,就像手里攥着一把沙子,攥得越紧,漏得越多。村里的老陈就不较劲,种庄稼能收多少是多少,不跟别人比;做事偶尔犯错,也不懊恼,下次改了就行,反而日子过得轻松,身体也好好的,还总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
那些紧盯着目标、啥都不顾的人,也容易栽跟头。小李以前一门心思要赚大钱,跟人合伙搞运输,连家里的地都不管了,结果运输没赚到钱,地也荒了,最后欠了一屁股债。老周说:“过日子就像赶牛车,别总想着跑太快,也别总想着比别人快,稳着来,反而能走得远。”
7. 别随便要别人的东西
村里的张婶以前爱占小便宜,有人送她一把青菜,她就收下;有人送她几个鸡蛋,她也不拒绝。可后来人家找她帮忙,她不好意思拒绝,有时候明明自己没空,也得硬着头皮去,最后累得自己够呛。老辈人常说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别人给你的东西,早都算好了价,等着让你用别的东西还。
有次村里来了个卖保健品的,免费送鸡蛋,张婶去领了,结果被人家说动,花了两千块买了没用的保健品,后悔得不行。张婶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别人送你东西,不是因为好心,是想从你这得到更多,以后再也不敢随便要别人的东西了。”
老周从不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有人送他东西,他会问 “你有啥要帮忙的吗”,要是人家有求于他,他觉得能帮就帮,不能帮就不收东西;要是人家没啥求他的,他也不收,说 “无功不受禄,我不能白要你的东西”。这样一来,老周活得轻松,也没人能借着 “送东西” 找他麻烦。
8. 出了社会,别太 “老实”
村里的年轻人刚出去打工时,都带着 “温良谦恭让” 的性子,别人让他多干活,他就干;别人让他帮忙,他就帮,结果总被人欺负,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老周跟他们说:“在村里老实点行,出了社会,别太老实,不然容易被人利用。”
以前老周刚去镇上打工时,也很老实,老板让他加班,他就加班,同事让他帮忙,他就帮忙,结果老板觉得他好欺负,总让他加班不给加班费,同事也觉得他好说话,总把自己的活推给他。后来老周硬气起来,老板让他加班,他会问 “给不给加班费”;同事让他帮忙,他会说 “我自己的活还没干完”,反而没人敢随便欺负他了。
老辈人常说 “没有霹雳手段,怎怀菩萨心肠”,你得先保护好自己,不让自己受伤害,才有能力去帮别人。就像种地,你得先把自家的地种好,有了余粮,才能帮没粮的人家;要是自家的地都种不好,还想着帮别人,最后只会自己也饿肚子。
9. 跟人说话,得顺着说
村里的王婶跟人说话,总爱自己说个不停,别人想插句话都插不上,她还觉得自己 “能说会道”,其实别人都不爱听,觉得 “她太能装,把聊天当成自己的戏台”。老周跟人说话就不一样,先听别人说,别人说啥,他先顺着说几句,比如别人说 “今年玉米收成不好”,他就说 “是啊,今年天太旱,收成肯定受影响”,然后再慢慢说自己的想法,别人也愿意听。
老辈人常说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跟人交流,不是自己说得多好,是能让别人愿意说、愿意听。你先说说对方想听的,比如对方说 “我家孩子考上大学了”,你就说 “真厉害,你教得好”;再说说对方听得进去的,比如 “上大学得让孩子多学本事,以后好找工作”;最后再说你想讲的,比如 “我家侄子去年考上大学,我让他学了计算机,现在找工作挺容易的”。这样一来,别人愿意听,你也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去。
村里的老支书跟村民打交道,就很会这样说话,所以村民有啥心事都愿意跟他说,他也能帮村民解决不少问题。老支书说:“跟人说话,别总想着自己当主角,顺着别人说,才能听到真话,才能把话说到别人心里去。”
10. 没回报的付出,别再干了
村里的小李以前总为不值得的人付出,朋友让他帮忙借钱,他就借,结果朋友不还;同事让他帮忙加班,他就加,结果同事不感谢,还觉得是应该的。小李说:“那时候觉得只要我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我好,结果都是自己傻,白付出一场。”
老周说:“别为不值得的人卖命,他不考虑你的感受,你还为他耗尽好意,这是在糟蹋自己。” 就像种地,你在荒地里浇水、施肥,再怎么付出,也长不出庄稼;你得在好地里付出,才能有收成。
那些给你画大饼、不说实际利益的人,别信;那些跟你谈钱、谈好处,愿意跟你互相帮衬的人,才是你的贵人。村里的老陈跟人合伙种果树,合伙人跟他说 “咱们好好干,赚了钱按比例分,你出地,我出技术,最后赚的钱一人一半”,两人都认真干,最后都赚了钱,关系也一直很好。老陈说:“不信大饼,只信实际利益,这样才不会白付出,才能把日子过好。”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