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人常说 “人多的时候,少说话多听着”,话多了容易说错,还会让人觉得你不懂分寸。老周在人多的时候就很安静,别人说话他认真听,等别人问他了,他才慢慢说几句,句句都在点子上,反而让人觉得 “老周实在,说的话有用”。老周说:“人多的时候别瞎叨叨,多听别人说,既能学到东西,还能让人觉得你稳重。”
7. 好处别一次给完,慢慢给才暖心
村里帮人忙就像给庄稼施肥,一次施太多会烧根,好处一次给完,别人也不会太珍惜。去年老陈帮邻居修房子,一开始就把家里的木料、工具全拿出来,还天天去帮忙,结果邻居觉得 “老陈帮我是应该的”,连句客气话都少了。后来老陈学乖了,帮人忙的时候,先帮着搭架子,过几天再帮着上瓦片,慢慢帮,邻居反而总念他的好,还送了他一筐鸡蛋。
老辈人常说 “好处慢慢给,人情才长久”,你一次把好处都给了,别人激动一下就忘了;可你慢慢给,今天帮一点,明天再帮一点,别人会总记着你的好,也愿意跟你互相帮衬。张婶帮邻居带孩子,不是天天带,而是偶尔邻居有事,她才帮忙带半天,每次带完,邻居都会跟她说谢谢,还会给她送点水果,两家的关系越来越近。张婶说:“好处别一次给完,就像给人递水,一次递一杯,别人才会总想着你的好。”
8. 别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有底气才重要
村里总有人 “怕被人看不起”,别人穿新衣服,他也跟着买;别人盖新房,他借钱也要盖,结果日子过得紧巴巴,别人反而觉得 “他虚张声势,没真本事”。小李以前就是这样,看到别人买了摩托车,他也借钱买了一辆,结果没怎么骑,还得还贷款,日子过得很憋屈。后来他听了老父亲的话,把摩托车卖了,专心种庄稼,慢慢攒了钱,反而有人说 “小李实在,日子过得稳”。
老辈人常说 “无欲则刚”,你不怕别人看不起,做事才会有底气,别人也会觉得你 “有货”。老周从不跟人比吃比穿,别人说 “你家房子太旧了”,他说 “住着舒服就行”;别人说 “你没买小汽车”,他说 “骑自行车方便还锻炼身体”。可老周种庄稼的本事大,别人有问题都找他帮忙,反而都很尊重他。老周说:“别怕别人看不起,人际关系靠的是互相有用,你有本事、有底气,别人自然会尊重你。”
9. 该装聋时就装聋,不伤人也不伤己
村里聊天总有些 “难接的话”,比如有人问你 “家里存了多少钱”,有人聊 “谁家两口子吵架”,这时该装聋就装聋,别硬着头皮接话。王婶以前就不会装聋,有人问她 “你儿子一个月赚多少”,她不想说,却又不好意思不答,只能含糊其辞,结果别人还总追问;后来她学乖了,再有人问这种话,她就笑着说 “哎呀,我耳朵不好,没听清你说啥”,既没得罪人,也没泄露自己的事。
老辈人常说 “装聋不是真糊涂,是懂分寸”,你不想回答的问题,装聋就能躲过去;让别人尴尬的话题,装聋就能不让气氛变僵。老支书就很会装聋,有人在他面前说 “某某的坏话”,他就说 “我刚才在想村里的事,没听清楚你说啥”,既没参与传闲话,也没让对方下不来台。老支书说:“该装聋时就装聋,咱们没义务啥话都接,保住自己的体面,也给别人留面子。”
10. 夸人要夸到点子上,虚情假意不如不夸
村里谁都爱听好话,但虚情假意的夸,还不如不夸。有人见了张婶就说 “你今天真好看”,可张婶穿的还是旧衣服,她知道对方是客气,听着也不开心;但要是有人说 “你今天这衣服搭配得好,颜色衬得你气色好”,张婶就会很开心,觉得对方是真的注意到了自己。
老辈人常说 “夸人要夸到细节上,才显真诚”,别总说 “你真好”“你真厉害” 这种空泛的话,要夸到具体的事上。小李帮邻居修好了农机,有人说 “你修农机的手艺真高,刚才我看你几下就找出问题了”,小李听了很受用,后来邻居再有活,还找他帮忙。小李说:“夸人夸到细节上,别人才会觉得你是真心的,关系也会更亲近。”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