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里有个老莱子,七十岁了还穿着花衣裳,在爹妈跟前晃悠,学小孩子哭鼻子,就为逗老两口笑。咱们抛开那些封建的壳子,会发现里头的核还是热乎的 —— 亲情这东西,就得有点 “幼稚气” 来滋养,太端着、太正经,反倒生分了。
大概三年前,我在菜市场碰见一对母子,儿子三十多岁,蹲在地上挑土豆,他妈在旁边念叨:“要挑那种带泥的,看着不起眼,其实最面乎,炖肉香……” 他突然抬起头,咧嘴一笑:“妈,您看这土豆圆滚滚的,像不像我小学时偷挖邻居家地里的那块?被人追着跑了三条街,您还替我背黑锅,说‘是我让孩子挖的’。” 他妈愣了一下,接着拍着大腿笑,眼角的皱纹堆成了花,连旁边卖菜的都跟着乐。
你瞧,对亲人 “有耐心” 的秘诀,不是咬着牙硬忍,而是找回那些藏在共同记忆里的软和地方,像晒过太阳的棉被,摸上去暖烘烘的,再大的火气也能消下去。
人这一辈子,就像在雾蒙蒙的江面上行船,看不清前头的路。外人是雾里瞥见的灯塔,看着亮闪闪的,其实远得很,跟你没啥实在关系;家里人是船底的压舱石,不声不响的,可没了它,船早就翻了,你连哭的地方都没有。
下次想对着外人赔笑脸、说好话前,不妨摸摸口袋 —— 你双手递给客户的名片,印着烫金的头衔,可能还没有父亲送你的那支旧钢笔值钱,那钢笔上的划痕,都是他当年教你写字时留下的;你夸同事新裙子漂亮的那股子热乎劲儿,或许还比不上母亲把你小学时画的涂鸦贴在墙上、藏在箱底的万分之一,那些歪歪扭扭的小人儿,在她眼里比达芬奇的画还金贵。
人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把好脾气留给家里人。对外人客气是本分,对亲人耐烦才是真本事,别等船翻了才想起压舱石的好,那时候啥都晚了。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