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梁熠肯定地点头,“格利泽581g或许能提供一时的庇护,但无法解决根本威胁。只有找到‘播种者’遗留的关键,我们才能真正为人类文明争取一线生机。‘彼岸方舟’可以作为我们的中转站和补给基地,但并非久留之地。”
“可是,‘织梦者星云’距离我们超过两百光年!”陈骏调出航线图,倒吸一口凉气,“以‘启明星’号目前的状态,即使完成升级,进行常规航行也需要数百年!除非……除非我们能掌握更高级的空间跳跃技术。”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梁熠身上。空间跳跃技术,这是星际航行的关键。
梁熠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一段复杂的技术模型投射到星图上。那是他从方舟基础数据库和自身与信标融合的认知中,整合推导出的一种新型空间跳跃模型——并非“播种者”成熟的超光速技术,而是一种更冒险、更不稳定,但理论上可以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实现的方案:“共振跃迁”。
“利用‘奇点环’引擎对局部时空的扭曲能力,结合从方舟能量核心获取的高纯度能源,我们可以尝试激发一种与宇宙底层量子泡沫的‘共振’效应,实现短途、但速度远超传统推进的跃迁。”梁熠解释道,“每一次跃迁的距离和落点都存在一定随机性,且对飞船结构和乘员生理承受力是巨大考验。但……这是目前唯一能在可接受时间内抵达‘织梦者星云’的方法。”
一场以生命为赌注的随机跳跃!风险极高,但回报也可能是巨大的。
会议室内陷入沉默。每个人都在权衡着利弊。留在相对安全的“彼岸方舟”,可以苟延残喘,但永远活在“肃正协议”的阴影下。前往未知的“织梦者星云”,可能找到希望,也可能在一次次危险的跳跃中船毁人亡。
“我同意。”灰隼第一个表态,军人的果决让他选择了主动出击,“被动等待死亡,不如拼死一搏。”
“我也同意!”陈骏眼中燃烧着技术人员的狂热,“如果能掌握这种跃迁技术,哪怕是不完善的,也是人类航天史上巨大的飞跃!值得冒险!”
其他船员在经过短暂的思考和交流后,也纷纷表达了支持。绝境之中,希望的光芒哪怕再微弱,也值得用生命去追逐。
林雪看着梁熠,看着他眼中那熟悉的、为追寻真理和守护文明而不顾一切的火焰,轻轻握住了他的手:“无论去哪里,我们一起。”
梁熠回握住她的手,力度很轻,却传递着坚定的温度。
目标确定,整个团队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开始了最后的准备工作。“启明星”号的升级改造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方舟提供的资源被高效利用,新型“共振跃迁”引擎的加装和调试紧张进行。梁熠不顾身体未完全恢复,亲自参与到最关键的技术环节中,他的知识和直觉成为了项目推进的催化剂。
与此同时,梁熠和林雪的关系,在经历了生死考验后,似乎进入了一种新的阶段。他们之间的话语不多,但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传递深深的默契与扶持。林雪不再试图将梁熠拉回“过去”,而是努力理解并支持他“现在”的状态,成为他保持人性温度最重要的锚点。而梁熠,在林雪无声的陪伴下,那非人的冷静外壳下,属于“梁熠”的情感内核,似乎也在悄然复苏,虽然缓慢,却真实存在。
十天后,“启明星”号改造完毕。银灰色的船体在方舟内部港口的灯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新加装的跃迁引擎组件如同给巨兽装上了翅膀,虽然略显突兀,却充满了力量感。
全体成员集结在舰桥,气氛庄重而肃穆。舷窗外,“彼岸方舟”内部空间广阔而寂静,如同一个沉睡的远古殿堂。
“所有系统检查完毕!跃迁引擎预热完成!能源储备充足!”陈骏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
灰隼环视全场,目光坚毅:“诸位,前路未知,凶险难测。但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为了生存,为了未来,出发!”
梁熠站在指挥席上,暗蓝色的眼眸望向星图中那个遥远的坐标,深深吸了一口气。
“设定航向,织梦者星云。”
“启动共振跃迁序列。”
随着他一声令下,“启明星”号尾部的新型跃迁引擎爆发出耀眼的蓝色光芒,周围的时空开始肉眼可见地扭曲、波动。飞船轻轻一震,下一刻,便从“彼岸方舟”的港口凭空消失,只留下一圈缓缓扩散的空间涟漪。
古老的方舟重归寂静,而人类的孤舟,则义无反顾地驶向了那片传说中蕴含着终极秘密与未知危险的——“织梦者星云”。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诡谲的宇宙奇观,还是毁灭的终局?
新的征途,始于一次充满不确定性的跳跃。希望与危机,再次于深空中交织。
喜欢ASI超级个体之宇宙心流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ASI超级个体之宇宙心流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