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帐的烛火彻夜未熄,映照着案上摊开的盟书草案,墨迹在烛泪中微微晕染。天宇指尖按在“韩信部归属”一条上,指腹下的宣纸被按出浅浅的褶皱——这已是刘邦第三次修改草案,每一次都在试图将韩信部划入“汉军统一调度”的条目里,字里行间的试探像藤蔓般缠绕,稍不留意便会被勒紧咽喉。
帐外传来三更的梆子声,韩信掀帘而入,肩头落着夜露,手里攥着块发烫的令牌——那是刘邦的亲卫刚送来的,说是“诚意信物”,实则令牌上的纹饰暗藏汉军调兵符的暗记,明着是示好,暗着是想让韩信部认下这层“从属”关系。
“他倒是舍得下本钱。”韩信将令牌扔在案上,铜质的令牌撞在瓷砚上,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令牌能调动荥阳的粮仓,刘邦怕是算准了咱们缺粮。”
天宇抬眼,烛光在他瞳孔里跳动:“缺粮是真,但认下从属关系,往后咱们的兵就得听他调遣,韩信部这块肥肉,他馋了快半年了。”他拿起令牌,在烛火下翻转,背面不起眼的地方刻着个“汉”字,笔锋凌厉,透着不容置疑的掌控欲。
“盟书第三条,‘协同作战时,各部需服从汉军主帅调度’,这‘主帅’二字,他没明说是谁,但明眼人都知道指的是他刘邦。”韩信指着草案上的墨迹,“还有这条,‘韩信部军备补给由汉军粮台统一发放’,这是想卡咱们的脖子。”
天宇将令牌放回盘中,推到桌角——那里已堆了七八个类似的“信物”,有玉佩,有腰牌,甚至还有刘邦亲笔写的“兄弟同心”帛书,每一件都裹着蜜糖般的诱饵。
“把咱们的回复草案拿来。”天宇掀开砚台盖,磨墨的动作沉稳有力,“既然他跟咱们玩文字游戏,那就奉陪到底。”
韩信取来一卷竹简,上面是天宇连夜改的条款,墨迹未干。天宇执起狼毫,在“协同调度”旁添了一行小字:“遇战事,需双方主将持虎符勘合,方可调动对方部曲”,又在“军备补给”后补了“汉军与天宇部各出三成,余下由联军公库拨付”。
“还有韩信部的归属。”天宇笔尖悬在竹简上空,沉吟片刻,落下“韩信部隶天宇麾下,协同汉军作战时,受联军总指挥部节制”——一个“联军总指挥部”,把“汉军”二字巧妙地括了进去,既没驳刘邦的面子,又守住了兵权。
天快亮时,回复草案送到了刘邦的中军帐。刘邦看着竹简上的改动,手指在“联军总指挥部”几个字上反复摩挲,嘴角勾起冷笑。帐下谋士陈平低声道:“主公,天宇这是软顶硬抗,既不想归附,又想借汉军的势。”
“他倒是精。”刘邦将竹简扔给陈平,“‘双方主将持虎符勘合’,他明知我不可能把虎符给他,这一条等于废了协同调度的权;‘各出三成’,明着分担,实则把咱们的粮台拖进来,想让他的人混进咱们的补给线。”
陈平翻看竹简,忽然指着“韩信部隶天宇麾下”一句:“主公,这韩信部是块硬骨头,不如……”他做了个“除”的手势。
刘邦摇头:“不行,天宇部刚整合完,杀韩信等于逼他反。咱们现在缺的是时间,不是战事。”他起身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向函谷关,“我要的是他在函谷关挡着楚军,韩信部能牵制楚军左翼,只要撑过秋收,等咱们的粮船到了,再慢慢收拾他不迟。”
“那这盟书……”
“签。”刘邦回头,眼神锐利,“但得加个附加条款——联军总指挥部,由汉军派长史监军,参与军机。”他要的不是虚名,是能安插眼线的借口。
消息传回天宇帐中时,韩信正指挥士兵加固营墙,听到“汉军派长史监军”的条件,当即怒了:“这是想安插钉子在咱们眼皮子底下!”
天宇却异常平静:“让他派。选个偏僻的营帐给监军,好吃好喝伺候着,军议时让他旁听,但核心的布防图、粮草账,半个字都别让他着边。”他看向韩信,“你部的操练时间改在深夜,营地四周多设几处假靶场,让他看个热闹。”
韩信恍然大悟:“您是想让他看咱们‘外强中干’?”
“不止。”天宇指着函谷关的方向,“刘邦想知道咱们的虚实,咱们就给他‘实’的——把辅兵营的老弱病残调去关前驻守,真精锐藏在关内的密道里。那监军要是识趣,就让他安稳领俸禄;要是敢乱传消息,就给他按个‘通敌’的罪名,让刘邦有苦难言。”
盟书签订那日,联军大营设了祭天高台,刘邦和天宇并肩而立,身后是各自的部将。礼官宣读盟书时,声音在风中飘散:“……分区域防御,天宇部守函谷关及左翼防线,汉军守右翼及粮道;遇敌军来犯,若攻天宇防区,汉军需于三日内出兵支援,若攻汉军防区,天宇部需遣精锐驰援……”
读到“联军总指挥部设长史一员,由汉军委派”时,刘邦看向天宇,后者微微颔首,神色坦然,仿佛全然不介意这枚“钉子”。刘邦心中疑窦更深,却也挑不出错处——对方表现得越坦荡,他越不敢轻举妄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末龙旗》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秦末龙旗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秦末龙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