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猛突然“嘶”了一声,指着遗骸腰间的皮带扣:“这是铜制的‘八一’扣,我爷爷的老军装里有个一模一样的!他说这是50年代的制式装备,只有正规军才有!”
一直沉默的林霄突然开口:“谁从小在这附近长大?”
金雪举起手:“我家在山脚下的金家村,爷爷以前是护林员,跟我讲过不少黑松岭的故事。”她看着遗骸的姿势,脸色渐渐变得凝重,“他说60年代初,有支解放军小队在黑松岭追剿特务,最后全员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只在山顶发现过几顶军帽。”
“追剿特务?”马翔皱眉,“黑松岭属于内陆山区,60年代哪来的特务?”
“不是境外的。”金雪摇摇头,声音低沉下来,“是以前潜伏的敌特分子,据说带着重要情报想从这里偷渡出去,解放军接到命令进山围捕,结果遇上了暴风雪,双方都被困在了山上。”她指着遗骸前伸的右臂,“我爷爷说,当时带队的是个姓王的排长,为了保护被俘的特务和重要情报,最后和战士们一起没了消息。”
老张突然用树枝轻轻撬开遗骸紧握的左手。指骨间,一张已经脆化的纸片露了出来,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但“情报”“保护”“向党报告”几个字依稀可辨。
风突然大了起来,卷起坑边的尘土,迷了众人的眼。林霄看着那具沉默的遗骸,突然想起车间墙上挂的老照片——70年代的工厂民兵连,穿着类似的军装,举着同款的步枪,脸上是同样的坚毅。他手掌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此刻却感觉不到了,心里只有一种沉甸甸的情绪,像揣着块烧红的烙铁。
“得把他带下去。”林霄突然说,声音沙哑,“不能让他一直埋在这儿。”
“怎么带?”赵猛看着坑底的遗骸,有些犯难,“我们连像样的工具都没有,而且……”他没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他们还在被蓝军追捕,带着一具遗骸是巨大的累赘。
“用睡袋。”马翔突然开口,他解开背包,掏出里面的压缩睡袋,“把睡袋剪开,铺在下面,我们几个人抬着走。”
“我来缝。”金雪立刻掏出针线包——那是她出门总带着的,没想到会用在这种地方。她的手指很巧,用军刺当锥子,很快就把两个睡袋缝成了一个简易的裹尸袋。
林霄和赵猛小心翼翼地将遗骸抬进睡袋。骨骼轻得超乎想象,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当他们把遗骸抬出坑洞时,阳光正好穿透云层,照在那枚残存的红五星领章上,反射出一点微弱的光。
“往哪走?”周洋看着四周,突然发现他们在挖掘时没注意方向,此刻竟辨不清来时的路。雾又浓了起来,能见度不足三米,远处隐约传来直升机的轰鸣。
“跟我来。”林霄突然说,他背起裹尸袋,虽然重量不重,但体积庞大,压得他身形微微前倾。“我记得来时的路有块歪脖子松树,树皮上有个V形缺口。”
队伍重新出发,气氛却和来时截然不同。没人再抱怨疲惫,脚步虽然沉重,却异常坚定。林霄走在最前面,裹尸袋的一角偶尔蹭到岩壁,发出轻微的摩擦声,像某种无声的回应。
蓝军监控帐篷里,中尉盯着屏幕上缓缓移动的队伍,突然摘下耳机:“通知地面部队,暂时停止追击。”
“为什么?”中士不解,“现在是抓捕的最佳时机。”
“你看他们抬的东西。”中尉指着屏幕,“还有他们的队形,不是溃逃,是护送。这事儿不对劲,先查清楚那具遗骸的来历再说。”他点燃一支烟,望着窗外黑松岭的方向,“黑松岭这地方,老辈人说藏着不少故事,别捅出什么篓子。”
下山的路比上山更难走。林霄的手掌一直在流血,浸透了裹尸袋的一角,在上面留下暗红的痕迹。金雪几次想停下来给他包扎,都被他用眼神制止了。他的动作很稳,像是在车间里搬运精密仪器,每一步都踩在最坚实的岩石上,生怕颠簸到背上的遗骸。
“歇会儿吧。”马翔突然开口,他指了指前方的避风石,“那里能挡住风,也能遮住卫星的视线。”
众人在避风石后停下。林霄刚把遗骸放下,就眼前一黑,差点栽倒——流血加上体力透支,他的身体终于扛不住了。金雪没等他拒绝,一把抓住他的手腕,用碘伏棉签狠狠按在伤口上,疼得林霄闷哼一声。
“再逞强,手就废了。”金雪的声音带着哭腔,手指却异常稳定,用纱布紧紧缠住伤口,打了个标准的外科结。“我爸是医生,他说这种铁锈划伤最容易感染,必须彻底清理。”
林霄没再反抗,只是看着坑边那具安静的遗骸。老张正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走近了才发现是简易的地图。“从这里往西南走,有个废弃的护林站。”老张指着地图上的红点,“我年轻时去修过收音机,那里有张行军床,还有个能用的火炉,今晚可以在那儿落脚。”
“护林站会不会有蓝军岗哨?”周洋担心地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你们真的是民兵?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你们真的是民兵?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