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建州女真的威胁已然成为历史。
昊天军以雷霆万钧之势犁庭扫穴,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苦心经营的基业连根拔起。
其地设立辽东行省,大量内地贫民在官府组织和优惠政策下,怀揣着对“仙师”林凡的感激与对未来的希望,源源不断迁入这片肥沃的黑土地,开始新的生活。
北京城内的崇祯皇帝,在经历了最初的狂喜、依赖以及随之而来的深深忌惮后,如今已变得有些麻木。
朝堂之上,但凡涉及军政大事、钱粮调配、乃至官员任免,若无“大将军府”的首肯,几乎寸步难行。
他知道,自己这个皇帝,更多是一个象征,一个维系旧体系体面的牌位。
但只要这大明江山能延续,百姓能安居,华夏能强盛,个人的权柄……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至少,林凡对他保持了表面上的尊重,也从未有篡逆之举。
这一日,林凡正在大将军府内审阅关于南洋海贸和移民开拓的报告,情报官送来了来自东海方向的密报。
“……德川幕府依旧实行锁国令,但对我大明动向极为关注。其长崎等地,仍有部分浪人、商人与我沿海走私者勾结,窥探情报。且,据俘获的荷兰商人供述,倭寇虽较嘉靖年间大为减少,但并未根绝,部分九州强藩私下仍持纵容态度,视我华夏为肥肉。其国内,亦不乏妄图‘入主中原’之狂悖言论。”
林凡放下报告,眼神冰冷。
历史的记忆在他脑海中翻涌——从唐宋时的遣唐使学习,到元明时的倭寇肆虐,乃至那场他来自的后世时空中所知的、更加深重惨烈的苦难。
这个一衣带水的岛国,其骨子里的侵略性与对大陆的贪婪,从未改变。
“疥癣之疾,亦能溃堤。”林凡的声音不带丝毫感情,“既然他们贼心不死,那便……连根拔起,永绝后患。”
他没有召开军事会议,直接对侍立一旁的昊天军统帅下达了命令:
“集结第一、第三水师舰队,陆战第一、第三军团,目标——九州岛。通告全军,此战,非为征服,而为惩戒与净化。凡持兵仗抵抗者,杀无赦。凡高于车轮之男子,尽数屠戮,以儆效尤,绝其日后复仇之根。女子及幼童,迁回本土,分散安置。”
命令冷酷至极,却符合这个时代的规则,也符合林凡彻底铲除威胁的意图。
他要的不是藩属,不是朝贡,而是将这片充满不稳定因素的土地,彻底纳入直接统治,并将其资源、人口,用以滋养主体华夏。
崇祯二年春,庞大的华夏舰队自登州、松江府等地启航。
巨大的宝船为核心,辅以众多装备了符文炮的快船,浩浩荡荡,劈波斩浪,直扑对马岛。
此时的日本,德川幕府承平已久,武备松弛。
虽然通过荷兰商船隐约知道大陆出了一个“林大将军”,麾下军队战力惊人,覆灭了强大的女真,但他们依然沉浸在“神国”的迷梦和锁国的自闭中,认为浩瀚海洋是其天然屏障。
当华夏舰队的阴影笼罩对马岛、壹岐岛时,岛上的守军和百姓还以为是遇到了罕见的大规模台风前的乌云。
直到那如同雷神震怒般的炮声响起,符文炮弹拖着耀眼的光芒,轻易摧毁了简陋的炮台和港口设施,他们才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和熊熊烈火中,意识到末日降临。
抵抗是微弱而徒劳的。
武士们的刀剑无法触及远海的巨舰,他们的铁炮射程和威力在符文炮面前如同玩具。
昊天军陆战队在强大的舰炮掩护下,轻易登陆,装备着元戎弩和符文盔甲的士兵,面对穿着竹甲、挥舞太刀的武士,战斗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魔鬼!他们是来自唐土的魔鬼!”幸存的倭人发出了绝望的哀嚎。
林凡坐镇旗舰“定远号”,并未亲自出手。这种层次的战斗,已无需他动用神通。他的目光,透过水晶舷窗,冷漠地注视着那片在战火中燃烧的土地。
华夏军队严格执行了林凡的命令。
登陆之后,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九州各藩。
萨摩、长州等强藩的军队在绝对的科技和力量代差面前,不堪一击。
城池被攻破,抵抗者被无情消灭,所有身高超过车轮的男性,无论武士还是平民,尽数处决。
鲜血染红了九州的山川河流,尸骸堆积如山。
消息传回江户,德川幕府一片哗然与惊恐。
他们试图组织联军抵抗,派遣使者求和,甚至搬出了“天皇”这尊神像。
但他们的使节连林凡的面都没见到,得到的回复只有冰冷的一句话: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既动刀兵,便需承担后果。投降,可保妇孺性命;抵抗,鸡犬不留。”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外交辞令和阴谋诡计都苍白无力。
华夏舰队并未在九州过多停留,留下部分兵力肃清残余、执行“净化”命令后,主力舰队继续东进,兵锋直指本州岛,指向樱花的统治核心——江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谢邀,人在天庭,刚成昊天!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谢邀,人在天庭,刚成昊天!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